閱讀的祕密

在《通往成功的七級臺階》中記錄了一段關於讀書的有趣調查。據美國一個大型出版社透露:“很多人購買新書後,70%的新書都未曾翻開過。”

不知道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今天要給你介紹的這本書叫做《高效閱讀的祕密》,作者齋藤孝,是明治大學的文學部教授,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他曾經寫的《深閱讀》,我也挺喜歡的。

這本書集合了他2年的閱讀心法,並且這本書給讀者的目標非常切合實際:讀完1本書。所以,在我看來,這本書更適合那些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有閱讀渴望的人去讀。

閱讀的順序如何把控?

作者推薦剛開始閱讀的人先嚐試超短篇小說,然後是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最後是長篇小說。作爲一個過來人,我非常贊同他的建議。

如果你一開始就拿一本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開始看,那你是很難堅持的,甚至會對閱讀有牴觸情緒。

其次,你可以從閱讀超短篇小說中,找到成就感,然後一步一步的爬到閱讀的頂峯,這個過程其實是非常漫長,但卻收穫滿滿的。

多樣性的閱讀方式,讓你對閱讀更有興趣

書中建議最開始閱讀這些中篇或者長篇小說的時候,可以先嚐試利用有聲讀物來增強自己對於書籍的理解,而且會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種“意料之中”的感覺。

這就像我們在先看完《隱祕的角落》之後,很多人去看《壞孩子》一樣。這種代入感會讓本來對這本書沒有興趣的人,產生極大的興趣,並且在閱讀中找到快樂和價值。

因爲劇情已經大致瞭解,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專注於作者對人物心理活動等細節的描寫,而不是專注在“看熱鬧”上面。

讓閱讀變得可視化

作者對於閱讀可視化有着比較深刻的理解。考慮到很多人對於閱讀天生的牴觸情緒,作者給出了兩個非常實用的建議:

①有屬於自己的書架

當你有了自己的書架,你就會開始買書,然後分類放好。這一步可以讓你對自己擁有什麼書,以及是何種類別有着比較深刻的理解。

而當你在書架旁邊時,你會不自覺的看看有哪些書更適合自己現在的心情和情緒,這樣你便擁有了“開啓閱讀之旅的觸發器”。

②深刻接觸實體書

書店一直是我特別喜歡去的地方,因爲在書店裏漫步就像尋找知識的旅行,我們可以“闖”入我們從來沒有涉及的閱讀領域,然後可能會被書名,封面或者目錄吸引,這是一次探險,也是一次打開心靈大門的機會。

科技的發展讓很多人選擇在網上讀書,因爲這不僅環保而且價格相對便宜。這一點我並不否認,相反我也是一個電子書閱讀愛好者。

但是,當你和書親密接觸的時候,其實你對書的印象以及對書的感受會更加深刻,這也是爲什麼作者推薦大家可以去和書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何高效閱讀?

建議一:打破常規的閱讀順序

我們在閱讀時不用按順序從頭讀到尾,而是應該尋找3個閃光點。

當我們有目的性的去讀書時,我們才能最大程度上理解我們所需要的知識。我們的大腦不可能把書中所有的內容都記住,所以越是無負擔越能記住更多的內容。

並且要給自己一個時間的限制,作者建議設定時間,集中精力,要求自己“30分鐘讀書”。瀏覽時不需要整本書都記住。

就像《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提倡的那樣,在收拾物品時,根據這些物品是否還會讓自己“怦然心動”來判斷是否丟棄。這其實也同樣適用於閱讀。

建議二:使用“三色圓珠筆”(紅色、藍色、綠色)在書上畫線

這個是我個人覺得特別推薦的方法。也是這本書給了我一些啓發。

讀紙質書的時候,我們都會劃線,但你會用三個顏色的筆來做不同的標註麼?作者在書中建議使用“三色圓珠筆”(紅色、藍色、綠色)在書上畫線或畫圈。

每個顏色的筆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 紅色:客觀,最重要的部分

- 藍色:客觀,比較重要的部分

- 綠色:主觀,重要的部分

我們在閱讀中,遇到共鳴的句子就會想要劃線。這裏作者建議我們去畫,但是要注意顏色的使用。藍色和紅色都是重點,但是在劃線時要注意最好不要紅色線滿天飛。

作者建議一邊畫藍線,一邊探尋“讀書的節奏”,而紅線的原則是:粗中取精。在畫紅線的時候,儘量控制在3處,這樣對於以後我們輸出讀後感和寫書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碎片化閱讀的小技巧

① 設定期限

我在讀書的時候都會給自己設定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根據書籍的厚度,字數,難易程度會有不同的期限。

如果你是一名初級閱讀者,那麼我比較建議制定類似一週讀完一本書的目標。上面我說過如果你不能夠專注讀一些中篇或者長篇,可以先從短篇小說開始看起。一週讀一本短篇小說,然後用積少成多的方式去完成目標。

這裏我需要強調一點,如果你覺得開始讀的這本書,在閱讀過程中並不適合自己,那麼你可以隨時換書,並且按照第二本書的開始時間開始規定一個禮拜看完。

不管你的閱讀方式是什麼,只要完成目標就是成功。這種設定期限的方法,會讓你看到自己閱讀上的進步,也就更容易堅持。

② 調整環境

我每週會讀三本書,但是在閱讀的時候,我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坐着不動讀書。家裏讀書雖然非常的放鬆,但是會讓人忍不住喫點東西或者看電視刷劇。

作者建議讀書時,最好能夠保持適度的緊張感,這樣會讓你的閱讀更加專注。比如我們可以選擇地鐵或者咖啡館閱讀,讓自己處在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環境中,不會特別的放鬆,有適度的緊張感。

買一杯便宜的咖啡,品嚐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讀一本好書,讓自己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專注。

③ 插圖讓閱讀更豐富

很多人讀書會侷限於閱讀文章,其實對於那些完全無法專注大段文字的人來說,插圖書或者漫畫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我們可以先從圖解書入手,然後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在零散的時間讀這類書,也會讓你有成就感,可以在短時間內閱讀更多。

一般書中會將晦澀難懂的內容進行簡化,讓我們可以更好的掌握閱讀的節奏和方法,特別推薦二混子的系列漫畫書,或者大家可以去網上參考一些自己領域相關的漫畫書來閱讀。

在碎片化時間裏,如果你沒有攜帶紙質書的習慣,也可以選擇從電子書開始。

表達感想:做閱讀“輸出者”

我們讀書是爲了什麼?作者認爲無非是兩點。一種是爲了享樂,爲了放鬆自己,打發時間。而另一種則是關注閱讀的成效。

比如我們閱讀一些商業類的書籍,是爲了提升我們自己的工作能力,閱讀時間管理類的書籍是爲了提高我們的效率,閱讀高效閱讀類的書籍是爲了提升我們的閱讀水平。

在我看來,閱讀是一個輸入的過程,它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深刻,讓我們能夠培養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而高效閱讀的最高境界是在輸入之後,能夠把自己看到學到的東西輸出出來。

我平時寫書評,寫讀書分享,其實目的就是在於要在輸入這本書的精華內容之後,結合我的理解然後把內容進行一個高效的輸出。如果每一本書,你都能夠配合將內容有條理的敘述出來,那麼你的整個閱讀過程纔算結束。

那問題來了,我們應該輸出什麼呢?這裏給大家2點建議。

建議一:尋找屬於自己的“寶藏”

讀書過程中,不可能一整本書的內容都對你產生極大的影響。就像看電視劇,不可能每一個鏡頭你都能夠記住一樣。

我們在讀書時,輸出的內容應該是屬於自己的“寶藏”,就是那些在閱讀過程中讓自己感覺有收穫,並且觸動很大的內容。

這些一定是能夠和你的真實生活產生一定的聯繫並且能夠服務於你的生活的。

建議二:精挑2處重點

對於寫長書評的人來說,文章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裏我們需要挑選出3個最重要的內容。

①震撼心靈的語句

這個部分能夠讓別人在閱讀你的書評時,有金句的收穫,也更容易記住。

這裏注意,語句儘量短小精悍,不要摘抄出特別長的句子,這樣不利於傳播和記憶。

②從劃線的句子中挑選出3句,結合自身經歷分享

這一步我個人認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它包含了你對書中內容的深刻理解,然後把其濃縮打包成爲3句話,這裏我們需要如實記錄自己的想法,如:爲何選擇這部分內容,讀完後又做何感想。

並且將讀者代入自己的感觸中,這裏面我們可以用感“如果換成我的話”,讓讀者產生共鳴。

總結

以上就是我閱讀這本《高效閱讀的祕密》對我感觸比較深,並且總結出的最精華的部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小事,我們無需把閱讀幾本書當做壓力。從第一本書開始閱讀,不需要考慮數量,而是學會如何高效的閱讀一本書就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