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對光的討論,泊松打臉自己的理論,泊松點因此出名

仔細觀察這張圖片的中心,是不是有一個小亮點。這張照片證實了光是一種波,結果顛覆了科學界的基礎。

光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被各路科學家們所討論,當時的主要論點有兩個——一部分人認爲光的作用是一種粒子,比如我們熟知的牛頓就支持這種理論;另外一部分認爲光的作用和波是一樣的,它的主要支持者有奧古斯丁·吉恩·菲涅爾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等人)

早在1818年的時候,法國科學院打算用一場科學競賽來結束這場爭鬥。菲涅耳在這時候提出了光的衍射的論文,要知道衍射這種現象指的是,波在通過物質邊緣產生彎曲

這樣一來光是粒子的論點就站不住腳了,畢竟粒子是無法彎曲的。就像是一顆米粒,把它扔到牆上,它不會因爲撞牆而改變形狀。既然光存在衍射,那麼光只能是波。

但是,另一位天才,泊松質疑到,如果光是一種波,那麼陰影中就不可能存在全黑的地方。就像是波浪在傳遞的時候,不可能突然消失,而是在很遠的其他地方重新出現。而且光如果真的是波,那麼在正中央就應該有一個亮點。

然而在泊松在論證光不是波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搞錯了。阿拉戈,一個粒子學說的支持者,他用泊松的方法,證明了陰影中間有一個亮點。因此,泊松沒有證明菲涅耳是錯的,而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實驗證明了菲涅耳是對的。

這個點後來就被稱了泊松點,現在我們高中都會學到的一個知識點,不過對於泊松來說就有點尷尬了,畢竟這個實驗把自己的理論推翻了。

而提出這個理論的奧古斯丁·吉恩·菲涅爾本人,在波動光學上有着巨大的貢獻,可惜,他在39歲的時候死於肺結核。而且他活着時候沒有被科學界重視,死後卻有大量的理論被證實。如今,去法國旅行的朋友們可以在被刻到埃菲爾鐵塔的72名字中看到他的名字。

現在多虧了愛因斯坦,我們知道光的行爲既不像粒子也不像波,而是一種兩者都具有的特性。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粒子,有時候有粒子性,有時候又有波動性。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裏,喜歡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小眼望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