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福島和切爾諾貝利災難,核技術在能源供應中的作用正在縮小

世界標誌着涉及核技術的兩次毀滅性悲劇的週年紀念: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福島核災難以及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災難性事故。

在日本,由於本州島附近發生的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導致約19,300人喪生。海嘯還席捲了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的保護性海堤,隨後的洪災導致三個反應堆堆芯部分融化,引發火災和爆炸。25年前,人爲錯誤導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炸燬了核反應堆的屋頂。

如今,核能供應的能源約佔世界的10%,低於2010年的13%。儘管核能在數十年內仍將是全球能源結構的一部分,但其使用量可能會繼續下降,並具有使能源供應脫碳的作用。化石燃料時代即將結束。

正如國際能源機構(IEA)指出的那樣,尤其是在高收入國家中,核能的總體吸收量低於其所謂的可持續發展方案。而且,面對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能源成本下降的情況,對核能的需求可能不會反彈。

由於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覈災難上,因此很難想象曾經人們對核能的熱情,當時人們將核能視爲解決全球能源需求的一種方法。從1951年的第一個實驗堆開始,反應堆的調試速度不斷提高,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末的高峯期,幾乎每年都要調試20-30臺。

但是,這種情況在1979年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工廠的災難發生後發生了變化,那裏的冷卻故障導致反應堆堆芯的一部分熔化。幸運的是,這並沒有導致任何生命損失,但是,在7年後,切爾諾貝利災難的直接後果是約31人喪生。當時遍佈蘇聯,東歐和西歐的輻射影響了許多人。在福島核災難期間,多達50人遭受非致命的放射線灼傷,隨後有1人死於因放射線照射引起的肺癌。

除了死亡和健康風險外,切爾諾貝利事故造成的損失還超過了2000億美元,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估計,對福島核電站進行淨化處理的費用在4700億至6600億美元之間。災難發生後,日本的12座反應堆被永久關閉;另有24家工廠仍在關閉中,並進行無止盡的安全審查。

所有這些意味着,除了建設成本外,任何投資核電的國家都必須準備鉅額資金,以防萬一發生災害時可以釋放,無論它們是人爲錯誤或自然現象的結果。

計劃進行核能的國家也有望與核供應商集團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考慮到採用核能的障礙,世界範圍內產生的大部分核能都是由核武器國家生產的,這一點不足爲奇。如果總費用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那麼大多數國家都會不屑於建立核電站的想法。

相比之下,儘管可再生能源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其成本卻在下降,其監管也更加簡單明瞭。

顯然,核能將伴隨我們一段時間。但這並不能證明核能是世界能源市場脫碳問題的解決方案。核電有好處,但是其持續的低吸收率表明一些國家認爲這些風險遠遠超過了好處。對於另一些國家來說,發展核能是無法承受的。如果世界要實現淨零碳排放,則必須將重點放在可再生能源上,而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所有國家均可免費獲得其能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