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農夫的中國心

題目:一介農夫的中國心【夜花晨拾(3)】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01220

齊二燁(1915.1.5—1995.5.29),一介農夫,一生低調,但有着樸素的家國情懷。

1929到1940年間,二燁自膠東農家闖蕩東北,最初落腳於大連一家洋襪廠,後又輾轉於日本飯館中打雜。在這期間,二燁學會了日語並學會了騎自行車。後來遵從母命,回農村娶親,之後的幾十年裏,二燁從不主動提及自己的特長。

二燁子女成年後,偶然聽到當年也去過大連的同鄉稱讚說,你們的爹爹騎自行車技藝高超,當年經常一手託物、單手扶着車把,在大連街頭飛奔,獲贊無數。二燁子女大爲驚異,本以爲自家爹爹連自行車都不太認識呢,原來是個中高手。

1942年左右,日本鬼子在膠東掃蕩,進了二燁所在的貴山屯。這支鬼子進村後,搶佔農舍,進了二燁家之後,首先把門和窗卸下來,以備遭到攻擊時可以快速反應、快速逃跑。

二燁的夫人黃氏,提前把衣物細軟包了起來,藏在門外的草垛裏。但鬼子要生火做飯,派一個小鬼子去取草,發現了包裹,於是私藏了起來。黃氏不想失去這包裹,幾次三番要求二燁出面,於是二燁硬着頭皮,見了帶隊的軍官,用日語說明了情況。不料鬼子軍官勃然大怒,把幾個鬼子召集起來,找到私藏的包裹後,把私藏它的小鬼子剝光了衣服狠狠抽打;不知是責其亂了軍紀,還是怒其中飽私囊。最後,鬼子軍官奉還了二燁家的包裹,離開村子前還留了一大塊肉懸在樑上,假惺惺作爲補償。

鬼子離開後,二燁把肉取下,跟左鄰右舍一起分了。但此時二燁夫人心心念唸的,卻是能否得到一個八路軍戰士的回報:這次鬼子駐村其間,一位十四五歲的小八路因故滯於村中,無法離開,得了二燁夫妻二人的救助。其時,貴山屯東是一條大河,河東爲八路軍佔領區,河西是日軍佔領區,河西村口有日軍把守。二燁夫婦見這小八路無法脫險,就把心一橫,給了他一個簍子,囑他往河東走,對鬼子說自己是本村人,要去河東取草回來做飯。小八路依言,村口的鬼子相信了,允他過了河,這邊二燁夫婦遠遠看見小八路安全了,一顆懸着的心才落在肚裏,畢竟若是鬼子較真兒,連累起來,二燁夫婦的命能否保住,都很難說。

二燁夫人直到晚年,還經常唸叨:可惜了我一個好好的簍子,……你們說那個小八路會不會哪一天突然回來報答我呢?

二燁卻從不把這類事掛在嘴邊。對自己懂日語一事,更是始終諱莫如深。1980年代,小孫子們聽了傳聞,私下問他是否真懂日語,他很慈祥地笑了,於是捋着白花花的鬍子,把小孫子感興趣的東西一一用日語翻譯了一遍。

1940年代,八路軍這邊,曾經派人到村裏跟二燁接觸過。考慮到他斷文識字、爲人憨厚、頗有人緣,希望他能帶頭進步。二燁回以《論語》中言“君子不黨”,婉言謝絕。

但二燁腹內,始終藏着一顆中國心。1945年,日本大勢已去,二燁大喜,恰逢大兒子出生,於是二燁爲孩子取乳名爲“華昌”,祝“華夏昌盛”之意。後華昌大名爲齊莊芾。1949年春,國共相爭,進入尾聲,二燁的二兒子出生了,二燁爲其取乳名爲“國昌”,祝“新中國昌盛”之意。後國昌大名爲齊稼芾。

二燁晚年,當過農村生產隊的庫房保管和飼養員。他雖非黨員,但堅決把集體利益放在前邊,不貪一針一線,總是把公家的活擺在小家之前,把公家的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之後,再管家裏的事。爲此,他沒少聽夫人黃氏的嘮叨和埋怨。

二燁一生行善。壯年時有個階段,在自家門口道邊,擺上熱水和茶壺,爲過路人免費提供解渴的熱水。曾經突遇大雨,他放着自家糧食不顧,先跑去幫着困難的鄰居遮蓋糧食。年近八旬時,還經常扛着小鎬頭,幫着鄰居家刨一刨菜地。甚至每次在農田裏見到蛇,他都會不慌不忙上前捏着尾巴提起來,歪着頭欣賞一下,然後輕輕扔到偏僻的草叢裏放生,一邊笑着嘟囔一句:你走吧!(好好活着去吧!)

有一次,二燁問小孫子,你知道我們的紅旗上,五角星是什麼寓意嗎?孩子答,不知道。二燁說:星星帶着五個角,五個角也就是五根刺。作爲強盛的國家,必須有尖銳的刺。無刺則無骨,無骨怎能不弱?國強,才能民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