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一年頂十年》:沒有時間讀書怎麼辦?

經常聽到身邊有朋友跟我說:我也知道讀書好,也想讀點書,可是我真沒時間啊?

的確,現在大家的時間越來越稀缺,每天要做的事情一籮筐,靜下心來讀書,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問題是:讀書必須要有大量的時間嗎?

有人說:時間太短的話,無法投入。但我更贊成貓叔的說法:

如果必須要有大塊時間才能讀書,那麼,很多人可能真的就對讀書這件事望而卻步了。

這也是現在讀書的人越來越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對於真心愛學習,想進步的人來說,碎片化閱讀的能力,也是一種非常值得培養的能力。

怎樣培養呢?很簡單,運用閉環思維,讓碎片時間的讀書學習也能有始有終。

這不僅是貓叔的做法,也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標配,最早是從Angie老師的《學習力》這本書裏看到的。

後來看到張萌萌姐的學習五環法,更加的清晰、直觀、推薦給大家。

對於初步想要嘗試碎片化閱讀的人來說,先每天練習以下三個問題,就能事半功倍,高效閱讀。

第一步:新知是什麼?

也就是讀了幾分鐘或者10幾分鐘的書後,停下來問問自己,從書裏學到了什麼?

但凡有新的信息進入大腦,就一定會對我們的大腦有所刺激,這是人類喜歡新鮮感的天性使然。

不管是受到的啓發也好,看到一個新概念、新觀點也好,一定要馬上對收到的信息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個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並隨手記錄下來。

第二步:顛覆性的觀點是什麼?

其實就是進一步分析,爲什麼以上的概念或觀點能夠打動你。

既然這樣的信息觸動了你,一定是對你以前的認知有所挑戰,找到它,就能慢慢擺脫舊有的思維模式,順利轉換新思維,爲進一步的改變做好準備。

第三步:怎麼做?

經過新知、舊知的迭代、替換之後,不能僅僅停留在頭腦層面,更要有具體的行動計劃,把想法落地,才能讓學到的知識真正發揮作用,爲我所用。

碎片化的知識,其實靈活性更大,實用性更強,很容易結合自己日常的實際工作、生活場景,運用起來,甚至在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中就能馬上用到。

這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閉環系統,碎片化閱讀的效率也不比長時間的閱讀效果差。

以我爲例,今天早上只是翻到貓叔的《一年頂十年》中,關於碎片化閱讀時間的觀點,就有感而發,記錄並分享給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這是不是也能成爲你的碎片化閱讀收穫呢?

試想一下,如果每天都進行這樣的閱讀,不說一年,就是一個月,一個星期之後,你就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你還會覺得沒有時間讀書嗎?

真心想做出改變的你,不要再說沒有時間讀書了,停止爲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只要想讀書,方法總比困難多。

拿起書你就有了解決各種問題的潛能和成功的希望,現在就開始,讀起來吧。


如果你無法做到自律,那就加入一個讀書打卡的社羣,一羣人互相監督,用他人的力量促進自己的成長,最終實現共同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