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炸彈複雜的永遠是人心:拆彈專家2

聖誕元旦來臨之時,又趕上疫情影院蕭條了很久,這部炸嗨了的電影是必須要去看的,這就是——拆彈專家2,影片上映四天,票房超過3.5億,預計有望超過10億。

影片爆炸畫面美輪美奐,還有劉德華、劉青雲兩大影帝奉獻精彩表演,總體看了會讓人滿意,目前豆瓣評分8.1,會成爲2020年國內口碑第一的作品。

如果你想去看兩位影帝的表現,不會失望,當然倪妮表現不俗,也不得不誇導演會選人,必須要這種清淡妝看起來又美又颯,能演繹出,清冷中透着俊秀,冷峻裏帶着傲氣,顧盼時流轉深情的女演員。

如果你以爲這是不斷在拆除炸彈,可能就錯了,拆除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回憶,潘乘風(劉德華飾演)拆了一個炸彈後,腿被截肢了,這是個後面故事引發的原因。另一個就是劉青雲在不斷被對方狙擊手射擊,聽着地上同伴被槍擊發出哀嚎聲,還在堅持拆彈。

拆彈的片段很少,可是名字叫做《拆彈專家》,因爲主人公就是這個身份。


比炸彈複雜的是人心,世界上最不可預測的也是人心。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公受傷,落下殘疾後,會委屈的接受文職人員工作,即使小有不滿也不看反抗。潘乘風不會,他是天才,他是英雄,他有豪情壯志,他受傷後積極康復,體能不輸常人。

所以,得知領導不肯測試,僅僅因爲怕外界質疑,自己就不能再回到原來組織,他就徹底崩潰了,做出一系列非常舉動:吵架、公開抗議,總之是性情大變。

參加一個黑暗組織後,從拆彈專家變身爲造彈專家,在一次放置炸彈過程中,受傷入院,失去記憶。

爲什麼潘乘風會白轉黑,從一個不怕死的英雄變成要摧毀一切的惡魔?

因爲執念。

當一個人有了很重的執念,其實利他心就少了,不再是多想他人,看起來想爲大家拆彈,其實只是需要維持自己的人設,圓自己的夢想,一向自負的他,不願意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而退居幕後,擔任文職工作,對於潘乘風來說,就是失敗,比殘疾更可怕。

爲什麼潘乘風又會黑轉白,良心發現,洗心革面呢?

因爲有愛。

所以問題的指向,最後都是人心,人性。

失憶之後沒有了貪嗔癡,沒有怨恨,所以他看到拆彈小組被挑釁,被射殺,在艱難的拆彈,他熱淚盈眶。

人的本心需要愛,人的精神追求需要自尊。這兩者並不矛盾,三觀沒有跑偏,都會選擇正確的道路。

他的智商沒有問題,很快發現前女友在騙他,自己可能並不是臥底,但是他依舊選擇正義,因爲他沒有靠大腦回憶,沒有理性判斷,而是迴歸本心,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個曾經被執念變成魔鬼的人,再次執着的履行自己的選擇,對耳機大喊着:下輩子再找你,然後義無反顧地和大橋一起炸燬。

如果非要說有點美中不足,就是最後車毀人亡,男主隕落,炸後浪濤沖天那段,時間太長,放完再切到倪妮和劉青雲的表情,還是會讓人齣戲,不如兩組鏡頭輪換播出,一邊流淚一邊出現炸後的場面,疊黑專場,或畫中畫效果。

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打的結,是心結,最難敞的門,是心門。內心祥和,世界太平,生又何懼,死又何妨。

人最怕的不是受傷,不是被圍剿,而是不知道該相信人,不知道有沒有人愛過自己,那種成爲孤島的感覺一定是最冷的,。當一切煙消雲散,心裏始終還記得一個號碼,一個名字,因爲那代表着一份溫暖。

結尾是女主最珍貴的一段記憶,第一次見面,潘乘風調皮自負的主動搭訕。終究一切都會過去,物是人非,只有回憶中的人還那麼鮮活……

反正我是看哭了,不知道在絢爛的漫天煙花中,你們會不會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