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師佈置作業,想到的

晚間送娃兒上圍棋,想起語文老師在羣裏發佈的小建議,拐了個彎兒跑去附近的書店給娃兒買了本閱讀理解題集。

其實早在孩子開學時,我就買了一本,大半個學期過去了,那本題集在這週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週五佈置作業的時候,語文老師在羣裏委婉地提了一句,可以把每天10分鐘閱讀改爲10分鐘閱讀理解題。

一時間家長們炸了鍋,接娃兒的時候,她們都在打聽在哪裏買好,買哪本好。

也許你會奇怪,這不是學校的事兒嗎?怎麼成了家長購買?

還不是因爲“減負”!

我們當地教育局規定,一二年級不允許有書面作業,語文老師還能給佈置讀書,背古詩和書空的作業,數學老師就慘了,只能佈置說一說之類練習口算的作業。

我們都是從高考走過來的,自然都知道,這樣的做法根本行不通。

而且減負只存在小學,到了初中,學科開得多了,作業真是堆積如山。發小的孩子算得上是學習積極主動的,一上初中還特別不適應,每天做作業都要做到10點鐘。

如果不在小學階段給他打好基礎,能行嗎?

但由於老師會在課堂上給他們佈置好作業,所以每天做着我給他額外佈置的練習題,他都覺得我是在難爲他。因此,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鬧妖。

每當這時,我都要苦口婆心地把他教育一番,後來說得多了,我總結成了一句話,“等你上了初中,就知道你媽有多英明瞭。”

有時候想想,孩子也挺難的。我上學那會兒屬於比較愛學習的孩子,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刷題。差不多每個月都會進城採購一批試卷,做得不亦樂乎。

但也有不少小夥伴,是在玩兒中度過的,現在也過得蠻好。

可是小胖他們就不同了,現在資源這麼多,家長的教育意識也大大提升,如果你不逼着他向前,恐怕將來被虐成渣渣的機率極大。

最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把他培養成一個品學兼優,愛學習的孩子。可是就算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爲一個普通人”。

作爲家長我們自然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可是這種期望不能憑空想象,培養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有時候,我寫文寫不下去了,就會想起兒子說的話,“媽媽每天都寫文章,她在家上班。”

我是不是應該把孩子的話當做一種鼓勵,堅持下去呢?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不是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