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天,一屋二人兩餐

文/懷左

01

前兩天,我把我們做的飯發在朋友圈後,配的文案是“一屋二人兩餐”。有朋友問“你們是不喫早飯麼?”,其實我們喫早飯,只不過午飯和晚飯算一起,所以一天就喫兩頓。

在二胖家的時候,他們那邊的風俗就是這樣的:早飯八九點喫,儘量喫多點,第二頓飯下午三四點喫,一天兩頓,省時省力。

剛去的時候我還不太習慣,中午餓了自己墊點水果,稍微喫點也就沒那麼餓了。

再次到西安時,我們完全執行了一天兩餐的飲食習慣,三週後,中午完全沒有了飢餓感。(當然,主要還是和我們沒出去搬磚,沒有從事強體力勞動有關)

當然,我們家裏最近的小零食也很多:鍋巴、棗夾核桃、蛋黃酥、小蛋糕、兔肉、牛肉乾……有飢餓感的時候稍微喫一點就好。不過我們爲了剋制自己,零食喫得很少很少。

還有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爲了節省時間。

喫一頓飯,從洗菜開始,做飯、喫飯、洗碗,差不多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沒有了,一日三餐,天天如此,那真的受不了。

午飯後很容易犯困,在家保持自律本來就不容易,再睡個小覺,一個多小時又沒有了。

所以爲了省心省時又省力,爲了白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我們主動減去了中午那頓飯,保持着一天兩頓飯的優良飲食習慣,一口氣從早上九點工作到下午三點。

早餐簡單:要麼是煮燕麥(加紅棗、核桃)加雞蛋和玉米;要麼就是簡單弄點小菜、饃和粥。做起來簡單,有營養,洗碗也很方便。

下午餐我們會認真對待,上肉上菜,花心思仔細做,邊喫邊聊天,飯後輪流洗碗。這樣的一頓飯,做的時候不會有壓力,總覺得中午擠出來很多時間,下午一定要好好做。

每頓飯,喫起來開心,且有儀式感,飯後很滿足。

喫飽喝足,誰敢不服。

02

學做飯,其實剛開始並不難,先學起來,後面只要用心,愛喫愛鑽研,總會逐漸進步的。

我就是從去年到西安之後纔開始學做飯的,學習的方法也很簡單——從網上找視頻,選一個最好的,然後將步驟寫下來,然後照着去做。

做的時候可以恰當地自我發揮,完全不影響,可能還會有創新之處。雖然咱不是什麼廚師,但是老話說的好:完全照着菜譜去做菜的人,肯定成不了頂級廚師(瞎編的)。

廚房牆上有我貼的小便籤。因爲剛學做飯的時候不熟練,所以我會先把步驟寫下來,邊做邊看,特別方便。

前些天有朋友來家裏時,看到便籤說我很認真,其實不是認真,我只是不想一遍一遍刷視頻而已。寫下來,對照着看,熟能生巧的時候,就是我撕掉便籤之日。

以前看長輩做飯時,我覺得實在太難,總是望而卻步,每每踱步到門檻邊,只能沒話找話和我媽聊天。今年回家秀了一次可樂雞翅,我媽擔心我做不了,三番五次進去看,問我:“你到底會不會?”

“必須會啊!你就在家等着喫吧,不要影響我!”爲家人做飯的感覺很幸福,有一種放着我來,我給你們幸福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不挑食的人,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基本的飯菜我都喫得慣,能力範圍內,儘量不剩飯。所以算起來我喫飯不求多精緻,喫飽喫好,纔是最主要的。

二胖有時候會和我搶着做飯,她前兩天給我做了一頓陝北的洋芋擦擦,調了汁,原汁原味,特別好喫。

訂婚後她也開始認真學做飯了,看來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會讓人願意給另一半做飯。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分工合作:我做飯,她洗碗;她做飯,我洗碗。

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03

最近我們出門比較少,買菜基本一週一次,一次買很多。如果臨時需要添補什麼菜,樓下有小店,下樓取快遞時我就直接捎上來了。

白天辦公時,她在客廳我在小書房,我們各忙各的互不打擾。偶爾給對方加點水,或者打鬧一下,大部分時間還是先忙正事。

以前在學校時,我們會在一起讀書學習,去自習室挑一張大桌子,各自坐一頭,面對面。當時我其實想的是如果今後還能這樣,那該有多幸福!

如今,我們還可以共用一張桌子,喫飯聊天,有時候一起看書時,恍如昨日。

只一個人在家,會悶,兩個人在一起,好玩的時候就多了很多,而且即使分開辦公時,也不會覺得無聊。心很踏實,做事有動力,胡思亂想少了很多,平常心多了一些。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裏面全是自己的書,不忙的時候就看書寫文,讓思緒信馬由繮。

暢遊在書海中的感覺特別幸福,真實、可以觸碰,身邊再放點綠植,屋子裏有陽光,氛圍會更好。

也想在陽臺放個小桌,整個小椅,陽光不強的午後,泡泡茶、躺一躺、聽聽小曲,然後什麼都不想。

這全是我想要的幸福,如今我們正在認真一步步實現着。

兩天以後我們準備去民政局領結婚證,這個決定是我們這兩天剛做的,其實時候早就到了,只是心情好時,挑個良辰吉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