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爱书的人,都不愿把书借给别人

01

记得以前看三毛散文时,她说每次搬家都会带几大箱子书,简直嗜书如命。

当然,这得追溯到她的小时候,她爱书,买了很多,读完,然后小心保管。

她说她最难受的事情就是亲戚朋友和她借书,内心不愿,但又怕伤感情,每次都很纠结。

我理解这种感受,因为真正爱书的人,都不愿把书借给别人。


02

今年夏天从济南往家里邮了很多书,在家整理时,刚好邻居来我家串门,问我妈:“我孩子毕业了一本书也没带回来,你儿子怎么这么多书?”

我没等我妈,便随口回答:“我比较喜欢书,回家就都带回来了。”

说实话,我自己买的书不多,整理完也就几箱子,更多的书,都是在图书馆读的。小时候喜欢书,但手头可以看的书实在太少,因此,大学的图书馆,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快乐的地方。

一进入图书馆,我的心就放空了,这种感觉,有点像出门旅行,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在我眼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我从小处于放养状态,因此行事我行我素,不会太在意规矩和别人的看法,所以大学时,我经常逃课,然后泡图书馆。当然,现在上研究生了,年龄大了懂事了,自主性也更加强了,时间宝贵,无聊的课肯定是不会去的。

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没法回答,我也问一句:“为什么不读书?”

还有一个问题最常见:“书读了会忘,读书还有意义吗?”

饭吃了还会饿,水喝了还会渴,觉睡了还会困,那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吗?我们既不是机器,又不是呆子,读书为什么非要记住呢?

坚持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后者促进和维持我们的身体机制,而读书,可以为我们的灵魂,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当然,我说的书,可不是教科书,你如果想借教科书,我免费送你。


03

高中和大学宿舍,都有特别喜欢书的室友,我们会经常一起买书,读书,聊书中的细节。高中宿舍卧虎藏龙,有历史达人,武侠达人,还有专门看军事或者西方小说的。因此一到晚上,我们宿舍就沸腾了,什么魏晋南北朝,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什么苏联德国意大利……通常到睡觉,就十二点以后了。

但这些哥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书上抠门。

我们关系很铁,但借书很难,通常他们会碍于兄弟情谊然后把书借给你,然后过几天就会有意无意暗示你该还书了:“好看吗?看怎么样了?看完了吗?”最后实在憋不住,直接就找个借口开口了:“我有一个哥们也想看看……我还没看完……”

我终于发现,原来爱书的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书外借。自己买的书总是当宝贝看,即使亲戚好友,也舍不得借。

所以到现在,我几乎不和别人借书。


04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越读书,越觉得自己读的书少。

家人怕我变成书呆子,经常劝我不要读太多书,但我知道自己不呆,所以一直坚持读书。近来和导师聊了几次天,越发觉得自己读书少,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

前几天当当店庆,淘了一些书,有小说散文,也有理论书,再加上图书馆借的书,摆了满满一书架。虽然我学的文艺学,但我也不愿意只读理论,结合着读,慢慢消化。


昨天朋友圈被什么地铁扔一万本书之类的活动刷爆了,没打开看,真正爱书的人越来越少,这样做,只是对书的伤害。

爱读书的人,会想方设法读书,不爱书的人,即使置身书海也提不起他的半点兴趣。读书永远是个人的事情,这不应该变成一场秀,也不应该只注重形式。任何事情,一变成口号,就没有意义了。


05

我还是喜欢读书,也会一直坚持读书,在清晨,在午后,在夜晚的台灯下,但我还是不愿意借书。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不妨和我交流一下,也可以把你想说的,写在留言区里。

放心,我不会和你借书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