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關於技術對話與思考

爲什麼有些技術看起來很low呢?

在10月份360評價溝通時,有同學問到:"我覺得咱們App測試的技術含金量較低,好像不需要技術能力就可以工作;不像做服務端測試那樣,需要學習數據庫、Liunx、容器等中間件或者底層技術。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當時我回答到:專業技術能力分爲兩個層次,一個是專業技能,一個是專業基礎技能,這兩個技能決定你的專業深度。專業技能主要是從事職業所具有的區別其他崗位所具有的技能,比如測試工程師、開發工程師、產品經理等,測試工程師需要具有測試需求分析,測試用例設計和善於在執行過程中發現測試缺陷的能力。專業基礎能力,是從事該工作相關的工程師都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比如技術產品經理、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都需要具備的從事該項工作的基礎技能,比如對基本開發語言的瞭解,對部署環境和容器的理解,對操作系統、存儲、網絡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專業基礎能力在短期對於職業的幫助或者影響不一定很大,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專業基礎能力是同事之間溝通的基礎,是職業向上發展的臺階。

另外移動端測試和服務端技術看起來差異很大,但從本質上來說,技術體系和層次是一致的,只是因爲封裝和融合的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客戶端的應用是App,服務端的應用時服務;客戶端是運行在Android或者iOS的操作系統上,服務端的依賴的操作系統是Linux或者Windows系統,在系統和應用之間都有一個容器,移動端的容器使用原生容器、H5容器、小程序容器;服務端的容器使用Tomcat等中間件,數據庫移動端Android使用SQLite,服務端使用MySql等,移動端的頁面跳轉使用webview,服務端跳轉通過瀏覽器內核。所有說從結構上來說,差異不是很大,但因爲封裝不同,對外表現技術要求差異較大。

所以移動端測試不是沒有技術,而是因爲封裝的太好,導致他的很多底層能力我們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怎麼去學習,比如要測試兼容性,要理解兼容性測試什麼?是什麼導致版本的不兼容?是底層能力的接口變更或者能力的開發或者關閉或者是功能的升級等等,需要認真研究版本的差異,然後針對性進行測試,而不是拿着一堆手機盲測適配和兼容;比如要原生和h5頁打開的速度,則需要了解Activity的生命週期和webview,以及緩存機制、網絡庫等,這樣才能夠理解爲什麼會出現白屏、加載慢等問題。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思考和學習基礎的技術能力,才能夠成爲一個真正專業的工程師。

合格專業人員必備的四種能力

上面對話簡單的說明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兩種技術能力,哪專業職場技術人員主要有哪些能力呢?從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四種能力,專業能力、專業基礎能力,業務能力和通用能力,專業能力和專業基礎能力是決定職業的深度,通用能力決定了職業的高度。業務能力則決定你的領域專業能力體現,是技術和領域知識的抽象和融合能力。

關於專業能力專業基礎能力上面用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描述過了,在次不再贅述。主要說明下業務能力和通用能力。

業務能力

工作中通常說的業務能力是指業務洞察(前瞻性),架構(可行方案)能力,交流(客戶需求)能力,和展示(具體方案)能力。

在BaBOK3中提到,業務能力描述了企業採取行動或者轉變某些事情去達成一個業務目的或目標的一種能力。能力可以被績效和相關的風險進行評估,以確定特定的績效差距和優先投資順序。許多產品研發工作是爲了提高現有業務能力的績效,或者是提供一個新的業務能力。功能和方法是有區別的,只要企業持續地執行類似功能,即使具體的實現方法有了顯著變化,企業所要求的能力也應該是固定不變的。詳細參考《BABOK3技術:業務能力分析》(因簡書不能添加簡書外的鏈接故省略)。

通用能力

關於通用能力在《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和定義。主要是以下九種政治鑑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心理調適能力。我摘選其中後面幾條供大家學習。

調查研究能力,即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實事求是,講真話、寫實情;堅持羣衆路線,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歷史、現狀和產生的影響;積極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預測發展的趨勢,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典型,指導、推動工作、

學習能力,即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有良好的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目標明確,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工作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積累知識與經驗;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及時更新和掌握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知識、技能;拓寬學習途徑,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

溝通協調能力,即有全局觀念、民主作風和協作意識;語言文字表達條理清晰,用語流暢,重點突出;尊重他人,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營造寬鬆、和諧的工作氛圍;能夠建立和運用工作聯繫網絡,有效運用各種溝通方式。

創新能力,即思想解放,視野開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勇氣;掌握創新方法、技能,培養創新思維方式;對新事物敏感,善於發現、扶植新生事物,總結新鮮經驗;善於分析新情況,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即有效掌握工作相關信息,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制定可行預案,並爭取把問題解決於萌芽之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善於協調不同利益關係;面對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科學分析,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密切掌握事態發展情況;準確判斷,果斷行動,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有序應對突發事件。

心理調適能力,即事業心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愛崗敬業的熱情;根據形勢和環境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爲,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自信心強,意志堅定,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良好的心理適應性,心胸開闊,容人讓人,不嫉賢妒能。

以上通過對各種能力的討論,通過能力分解,一方面讓大家更加清晰的瞭解通常看到技術差異可能是能力差異;另一方面讓每個人都能結合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標,更加清晰堅定的朝着目標所匹配的能力方向前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