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


談“時間管理”,大家都知道其實是精力管理,更進一步說是注意力管理。

因此,時間管理是很個人的事。

如果總是向別人的時間管理看齊,難免會產生焦慮。

多樣性

我們早已知曉“生物多樣性”,既爲同一物種,但基因的微小差異,也導致外表的差異。隨着年齡增長,越來越認識和尊重“人的多樣性”。雖然大體上大家有着相似的生活習性,但細微之處卻相差很多。

我喜歡觀察身邊人與自己的身體細微差別,最顯著的兩點不同就是皮膚和睡眠。我自己就適合早睡早起的作息,而且必須要短暫午睡,才能保持一整天更好的工作狀態。我另一個朋友,善於晚上熬夜創作,還要半夜外賣夜宵,然後睡個懶覺纔是她的最好狀態。

記得我曾經爲了考試熬的夜,效率都極其低,打着瞌睡,到半夜實在不行還是睡覺了。從那時我就知道自己沒辦法跟熬夜學霸一樣,雖然同樣都是熬夜學習,但成效卻相差甚遠。

如果對自己的特性沒有足夠的認識,很難做到準確的精力和注意力管理。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節律,做任何事情帶着自己的節奏感,才能順心的完成。

焦慮

前些天,我連續一百五十多天的閱讀日記斷更了,主要就是因爲產生了一次焦慮情緒。

每天睜開眼和下班後注意力都集中於那幾個打卡,雖然說有很多時候都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和心思,依然認爲是自己的承諾必須要完成,硬着頭皮去打的卡,質量自己心裏有數。

我這樣堅持每個習慣或者打卡的焦慮,是如同漲潮,時而席捲。也可能是那個時間段太貪心,安排的事情太多。

我的焦慮有一個明顯的指徵——對隊友各種看不順眼。“你看我天天在做各種正事,你卻癱在沙發上看電視”,隊友依然不爲所動。

直到,確實感到打了許多無效卡,且浪費了很多時間之後自然停止了。

打卡這件事兒

當然,我從不否認曾經打過的卡。就像運動,就是很高性價比的打卡,這是我最沒有興趣的活動,因爲要打卡而堅持一段時間。雖然說,腦袋暫時體會不到好處,但利於身體健康是肯定的。

有時打卡就是行動的推動劑,半途而止的打卡總好過沒有開始的行動。好狀態可不是一直在線,一直保持住某個行爲,總會激發出心流。

就像一直周更,一直記錄,雖然沒有太多人看,但寫的人是有收穫的,這收穫可能是潛移默化的。也許是多了一個談天的朋友(寫作抒發內心),也許是無形中鍛鍊了思維,也許記錄下了自己回頭可見的珍貴記憶。

最佳狀態

我們每個人適合自己的成長節奏不一樣,在小的時候應該就對自己的偏好有所體驗了。

我不適合長跑,突擊式的短跑卻完全沒問題。考試前幾天熬夜把書本喫透,依然能考出好成績。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或者興趣所在,集中攻克和想透徹幾個原理,比持續低效行動更強。

如果瞭解自己的狀況,我喜歡做任何事情給予適度的距離和寬鬆度。在狀態好的時候,就加足馬力多幹事跑得快;狀態略差時,起碼要做好必須的事,以輕鬆的喜歡的事情來調節,等待能量積蓄。

即便是一段長跑,也可以分解成幾段我所擅長的短跑,最重要的是到達終點。

堅持去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就像爬山,一座有一定挑戰的山。望着看不見的山頂,一直爬呀爬,很累,很想放棄。但是不行,原路返回說不定還比去往山頂的路更加遠。當你打定主意要到達山頂,或者是除了爬到山頂別無選擇。只好一邊堅持,一邊休息,繼續前行,這種想放棄而又不能的感覺,我想就是“舒適區的邊緣”——能夠做到,只不過要費點力。

不是做困難到夠不着的事,而是在舒適區邊緣努力,這纔是成長的最佳狀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