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听课学习感悟

文    梁树丽

听完周亚文老师讲《基于教学案例的学生听说课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便百度了“思辨能力”这个词汇。

虽然从字面上我们都能用“思考和辨别”来定义,但是我想这个能力并不会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它肯定还包括其他的能力。

思辨是指思考,分析,辨别以及说服解释的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最欠缺的,很多学生初中毕业了还是不会说英语,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听说这一块做的是个漏洞。

听说课我们每天都在上,可是真正能上出像周老师这样有味道的课还真没有,我突然想起昨天常乐老师的那句话:教什么不重要,谁来教很重要。

周老师的课恰恰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证明和印证。

听是输入,在设计听的这个环节上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英语老师都是有经验和教学模式的,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听前先预测,听中找细节,听后做活动。可是周老师的课却给我们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她用自己的独特为我们打开了听的另一扇窗,那就是用听去开展一系列和说有关的而且培养思辨能力的活动。

周老师的课堂实录是《The king’s New Clothes 》,她设计了一系列和听有关的活动:

1.和同桌讲一讲课前已知

2.听录音感知故事想像场景(听+初步感知)

3.听录音创建场景卡(听+理清课文,从初步感知到进一步细化)

4.听录音填写对话(听+细节)

5.听同桌复述故事(输出+输入)

6.听故事并分享所得(回顾+分享)

这一系列听的设计,其实就是和说有关的活动。比如谈论四副和故事有关的图片(热身、导入)是说,和同桌讲课前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故事的已知也是说;小组讨论人物特征也是说;对同桌复述故事也是说,分享所学也是说。

耳朵听,嘴巴说,耳朵听以深入了解,嘴巴说以浅入深,不急不躁,这完全符合学生学习的能力及进度,在这个说的过程中语言技能和其他综合能力互相被裹挟着上升,在有意义的任务过程中完成了句词的潜移默化的学习。

这里面体现思辨能力的设计有很多,比如三种颜色的粉笔,讨论人物的性格,辩论国王是否真的聪明?为什么大人不说小孩会说?你身边有故事里的人物吗?你身边有类似“国王的新衣”的事情吗?……这些问题的设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寻到新的正确的方向。

听说课不是简单的听懂,会说,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听说的基础上去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不同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领和重要,我们要会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和任务活动,让课堂留下味道,成长的味道,开心的味道,思想影响的味道。

周老师的课对我们以后上听说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给了我们行走的方向,她的课是我们以往听说课的重要延伸,这个延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

有了这样好的引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再次反思自己的课堂,及时给自己的课堂加点料,让思辨能力之花在课堂上绽放,让展示和讨论的氛围在课堂上延伸,让英语课更有感觉,更有魅力,让英语教学更轻松更容易。

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又多了新的认知和思想撼动。

感恩学习!

感恩成长!

感恩遇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