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礎轉產品經理,半年工資翻三倍,草根的案例可複製

本文講述一個大齡草根打工人轉行的互聯網的案例。

他作爲最普通的一員,0基礎轉行,半年後工資翻三倍。

這與努力和機會分不開,也談不上成敗得失,只是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到同樣在經歷過這種時期的人。

以下是正文要麼好好幹,要麼像他這樣早點轉行

回想這些年,從藥物研發,轉行到互聯網,從心馳旁騖,到專注一域,彷彿經歷了一場斗轉星移的蒙太奇。

作爲最普通的打工人,說不上成敗得失。只是走過彎路,看到那麼多在摸索的人,想停下來說句話。

把自己轉行的經驗,給有需要的年輕人說說。早點度過迷茫期。

以我當時的嗟噓和眼淚,感受他們的焦慮和迷茫;

以我得遇“貴人”時的感恩,報淪落人以溫暖關懷。

01

大學畢業,我在一個省級百強企業做草莓組織培育。

出身農村的我再次回到農業,情緒低落。

當時遇到一個“李大哥”夫婦,農學博士畢業。在他的支持下,我決定跨專業考研。

他說:工作給你留着,考不上再回來。

我揹着行李,冬天回到學校。還記得公交車上沒座位,我站在雪化了的泥水裏,麻袋裏的被褥都溼了。

專業書看了四遍還是不怎麼懂……

考試結束,不知道結果。爲了省路費,沒回家,一個人在外面過年。

沒有“年貨”,就吃麪包喝礦泉水。聽外面呼嘯的煙花,一種被世界拋棄的無力和難過。

進入研究生,做的是生物藥研發,在浙大做兩年的課題。畢業之後,在藥物研究院上班,枯燥且工資低。

我適合做什麼?誰能告訴我?轉行的沉沒資本這麼大?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近三年的時間裏,多數失眠在凌晨兩點。

自己得過國家二等文學獎,得過繪畫獎勵,興趣廣泛,又讀那麼多年學,一月就拿幾千工資,似乎看不到頭。

02

我到網上搜索“大齡轉行”、“轉行後悔”、“碩士轉行”、“藥物轉行”、之類的話題,總想找個參照的例子。

不是怕錯,只是怕一個人孤獨地錯。

讓我決定做互聯網的一個原因,是遇到了第二個貴人,一個同樣做藥的研究生邵師姐。

她也是剛剛轉行,在三十歲的時候,這就堅定了我的信念。可是我只是網上看到的,真正和她聊上,已經是大半年後。

因爲沒有人請教,我就繼續在網上研究自己適合的職位。從內容運營、產品經理、PHP開發、UI之中,我不知道究竟哪個是幹什麼的?

這時候在羣裏遇到了一個年級稍大的網友,他說自己也是化學轉行的產品的,週末還要做家教補貼家用。

隻言片語之間,讓我感受到他爲生活的拼,也大概瞭解了互聯網的一些具體的事情。

最後選了產品經理,因爲這個崗位即可以用上創意、設計思維,同時不那麼枯燥,可以接觸更多方面和環節。

我告訴同學,他說“轉行?那之前就白學了,你發的英文論文也沒用處了”。

我說“給自己三個月的‘旅行’,就當是進到一片好奇的森林看看,不喜歡就出來。”

03

我辭掉研究院的工作的時候,還沒找到工作。

那個晚上,我被從職工宿舍清理出來。行李都沒地方擱。

夜裏靜悄悄的,我就一個人走着。跟家裏打電話。沒說兩句我就抑制不住地哭了。

那種來自神經的面部僵硬,讓我哭的話都說不完整。

我媽媽在電話那頭也哭,是心疼我。

一分鐘後,我停住了抽泣。大腦清醒了很多。

好多年沒有這樣過,這大概就是畢業這些年積壓的壓力難得的釋放。

我開始在網上投簡歷,定位就是產品助理或實習生。

當時沒有產品經理的任何技能(沒參加過培訓,不會畫原型、不會畫腦圖,更不會PS)。

我在簡歷中提到自己曾在畫畫、寫作等方面得過獎,其實只想反映一個信息——在產品設計方面我同樣是可塑的。這也是當時我唯一可能關聯上產品經理職位的地方。

慶幸的是還真有兩三家叫我去年面世。其中一家公司出了個題:針對淘寶購物能想到什麼,用腦圖畫出來。我拿着紙和筆,糾結半天沒畫出來。

最後,我去福田區的一家叫BN移動的互聯網外包產品的公司。

去的時候,我打印了自己以前的文章、畫的畫、舞臺劇本等,着重強調自己能快速上手,且渴望從事接近靈魂得工作。

初面是產品總監(後來的“孔老師”),他看看我,再翻翻我打印的資料,大概是基於一份尊重和鼓勵,他讓我等下,他去叫老闆。

過一會,老闆劉總來了,他沒看我的打印的資料,只是問問從研究生轉做基礎工作的想法,聽完後他看看我,想了一會兒,答應了。

學徒,月薪是4K。就這樣入行了。

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我把醫藥研發行業的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核磁、分離提純的知識和技術放在一邊,轉身到新技能學習中:Axure、X-mind、visio……

大約兩週後上手了。接手一個緊急項目,用2個晚上做完了一個外包App的原型(當然邏輯什麼都差很多)。現在想起那時畫圖還不熟練,脊背發疼。覺得累,但新鮮刺激。

想到入行前,自己通過網上查資料或他人的隻言片語窺探這個職位的時候,其實跟本很瞭解行業的真實面目。

就像真到了玉門關,才明白何以“羌笛怨楊柳”,何以“春風不度”。

最初的三個月,我從未像當時那麼賣力。在電話裏和已經博士畢業的同學聊着:雖然有辛苦,也會焦慮,但感覺自己願意投入。

後來,老闆看我喜歡寫東西,就讓我兼顧運營部門的內容創作。

這期間瞭解了各種推廣渠道、媒體投放等運營方面的知識,雖是皮毛,但是在互聯網這個塊地圖上,“戰爭迷霧”又散開了很多,視野更加開闊了。

04

4個多月後,公司不再做外包,我不願做運營就離開了。

三週後找到第二份工作,給開了11K。因爲是做醫藥的。我想都沒想答應了。共事期間依然很努力。

後來,又跳槽到上市跨境電商公司,給到xx,第一次感受到後端邏輯、實現方案的、考慮問題的複雜。也是這段時間讓我明白了技術原理。

再後來,跳到初創公司,工資xx。

從事互聯網工作期間,我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PMcaff、個人公衆號( jjyypm )發點經驗文章。

後來收到了電子工業出版社編輯的寫書邀請。於是寫了<後端產品經理寶典>。現已經發行了上萬冊。

回首自己這幾年年,似乎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改變:

地域的改變:老家是河南的,大學在東北讀的,碩士在杭州讀的,工作在深圳;

專業的改變:大學專業是農學,跨專業考研考了藥學,工作之後又從藥物研發,轉行做互聯網產品經理。

思想的改變:最開始以爲自己只適合呆在安穩的北方小城市,或者實驗室,但是到了互聯網行業才發現其實自己可以更加自信的方式,將自己長期依賴積累的文史、理工知識甚至醫藥專業知識整合運用在互聯網領域,創造更大的價值。

轉行到互聯網,說不上自己是否適合,是否被認可,但是起碼我會一心投入進去。就像一片飄零已久的浮萍,找到了自己的水域!

後記——

本文原發佈於公衆號 jjyypm 

多年產品經驗之後,一直想着幫人解惑。奈何聲音淹沒在信息世界裏。

現在還是這個想法,可聯繫微信sky_ismine有問必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