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於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

新年伊始,對於不確定性的思考仍佔據大多數人心頭,雖然我們從艱難沉重的2020走來,2021曙光乍現,甚至可以說是出現不少讓人振奮的跡象,但是2021的不可知也是主旋律,還是不免有不着底細的飄忽感,不確定性仍舊是基調。聽看羅振宇跨年演講:長大以後。每一段都一如既往睿智不失幽默,輕鬆俏皮中也有厚重。圍繞着社會、國際、產業、技術談一年來的林林總總,預見2021以及未來趨勢。從收看體量陣勢來看,幾個鐘頭下來大家大氣沒喘的跟隨其盤點、透析、預想,大家一個共同的願景我想就是通過這場脫口秀的字裏行間找見一些可確定的未來,足見我們對未來迫切想確切預知的好奇。但是,未來豈又怎是能一下子就能說得定的?也許未來唯一可確定的就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想來教育裏的我們,也是面對衆多的不確定。產業如火如荼的創新推進,我們每天都面臨了用來喫飯餬口的本領——傳授專業知識,被新時代新知識代換掉,正是:舊的已經分崩離析,新的答案還沒有形成,不確定性也像一堵牆一樣擺在面前,成爲繞不過去的必須面對之物。那麼教師的不確定性與確定性在哪?我們強烈的想找到答案的時候,其實答案早就已經在了,那就是不確定中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本身。

想到這些,顯然讓人更篤定些,是比沒有一點抓手都沒有的徹底不確定更進一步的。那既然一定總是面對不確定性了,我們怎麼來就做對了?思來想去就是教育研究。唯有持續不斷地教育研究才能讓我們於不確定性中持續找回確定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