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你了”,這話孩子聽進去了

三歲的小男孩經常聽到媽媽這樣說。

小男孩是家裏唯一的孩子。他的伯父和叔叔,以及姑姑,都還沒有孩子。所以,一家人十分疼愛他。準確地說是溺愛。

正因爲如此,他的身上纔會有着諸多的毛病。每當犯錯時,媽媽都習慣地說,不要他了。這話說多了,就在孩子心裏產生了效應。

當媽媽帶他去遊樂場玩時,調皮的他很容易與別的小朋友產生矛盾。爲了一個玩具車,比他大的孩子硬是過來搶。他在家裏可是小皇帝,誰敢惹?於是,他就咬人家。人家媽媽看見了,大罵他沒素質,還一把將他推開。他馬上就哭了。媽媽弄清楚怎麼回事後,批評了他,要他給人家道歉。目的是想讓人家媽媽看到這孩子不是沒人管的。可是,他死活不道歉。媽媽生氣了,揍了他一頓,然後生氣地說不要他了。他哭得更傷心了。

當叔叔給他買了一個很漂亮的氣球時,不知天高地厚的他經常拿氣球去敲別人。爺爺正在刮鬍子,冷不防被他敲了一下,手打抖了,臉上被劃開一道口子。鮮血馬上流出來。媽媽看見了,上來就揍。爺爺的血很快止住了,可是還明顯地看得出血跡。他的挖苦又上來了。這時,媽媽怒不可遏,又是一頓胖揍。他的淚珠簡直連成了串。媽媽還不依不饒,嘴巴里叨叨着,在這麼冒犯爺爺,就不要他了。他的臉瞬間就白了,眼淚很快就止住了,表情顯得十分茫然。顯然是把媽媽的話當真了。

嬸嬸在擦口紅時,他調皮地從背後撲過來。害得嬸嬸驚嚇住了,並且撞到了牆壁,額頭很快腫起來,眼睛裏還泛着淚花。媽媽看見了,先是吼了一下,接着是上來抓住他按在地板上。媽媽讓他給嬸嬸道歉。可是,他覺得自己還小,不懂事,並且嬸嬸已經原諒他了。所以,拒絕道歉。可是,媽媽覺得他多次冒犯長輩,不教訓一下不行。於是,他又被揍了。揍了之後,他用很冷酷的眼神瞪着媽媽。媽媽抓住他的衣領,厲聲喝道:“你難道沒錯嗎?難道你不該被揍嗎?”他吼了媽媽一下。媽媽也狠狠回罵了他,並且說不要他了。他馬上跑回房間,狠狠關上門,大聲哭起來,並且說恨媽媽。

爸爸也說過不要他了。那是一個早晨,爸爸準備去上班,發現皮鞋不見了。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急得團團轉。突然,媽媽在他的玩具箱裏發現了。他就在旁邊。爸爸覺得,他明明知道皮鞋就在自己的玩具箱裏,偏偏不告訴爸爸,這是在看爸爸的笑話。於是,狠狠批評了他。而他始終一聲不吭。其實,他是拿爸爸的皮鞋來玩,之後就忘記把皮鞋放在哪了。可是爸爸始終堅持己見。他覺得受了委屈,就大聲哭起來。哭聲吵醒了爺爺奶奶。爸爸更加生氣了,就打了他一下。他哭得更加大聲了。爸爸急了,就說,再哭就不要他了。

其實,孩子與父母產生了很深的隔閡。

爸爸媽媽也有跟孩子很親切的時候,但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這樣就犯了忌諱。該嚴肅的時候,過分嚴肅,或者表現出親切,都是不合適的。孩子犯錯,可以指出,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說出錯在哪。控制憤怒的情緒,是父母的必修課。可是,如果經常怒不可遏。孩子就會覺得,就這麼點小錯誤,不至於生氣成這樣。孩子會更加覺得,父母恨自己,纔會這麼生氣的。如果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表現出很親切。孩子就會覺得,犯錯是可以被允許的。以後,孩子就會經常犯錯。他根本分不清什麼是犯錯。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必須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要制止。然後是,讓孩子好好反思,自己說出自己錯在哪。有時候,該處罰就要處罰,沒有商量的餘地。處罰之後,才進行情感交流,適當親切些也可以。

孩子喜歡畫畫,需要父母陪伴,並且給予表揚。這對父母下班回家之後,各做各的,沒有陪伴孩子。爸爸喜歡玩電子遊戲,或者出去跟朋友小聚,就算在家喫飯也很少和孩子說話,更不用提陪伴了。媽媽喜歡玩手機,逛淘寶或者看娛樂節目,幾乎沒有陪過孩子,除非給孩子洗澡。父母之間也很少語言交流,跟不用提眼神交流了。看過去,就是很冷淡的家庭氛圍。孩子自己一個人在畫畫,沒有人理他。他只能自娛自樂,自己給自己鼓勵。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就會變得很自閉,語言發育也會有障礙。所以,父母需要花時間陪孩子畫畫,這就是言傳身教。畫畫過程中,適當給孩子表揚,也能增進親子關係,逐漸消除隔閡。

家裏有一個製作奶昔的料理機,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製作。整個過程,可以讓孩子參與。孩子親自動手製作出來的奶昔,喝起來會高興許多。父母也可以帶着孩子去商場,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瓶子。每次製作奶昔的時候,孩子就可以用自己選的瓶子來喝了。這是增強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步驟。

平時,父母也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到自己家玩,或者帶孩子去有小朋友的親戚家玩。這樣可以讓孩子多結識一些夥伴,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一羣大人中間,會變得十分孤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