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護日記(一)

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晴

經過一夜的風塵僕僕,火車歷時13個多小時,我從古城西安回到了故鄉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這裏也是著名的愛國詩人民主鬥士聞一多先生的故鄉,這裏還是有名的記者縣,清朝文狀元陳沆,武狀元文質都來自這個風景秀麗的小縣城。

元月二號,父親騎自行車準備去鎮上取國家發的養老補貼並打算買點魚,誰料才騎到村頭,一不留神前輪壓到小石頭,車子一歪,結果把左腳崴了,當時就站不起來,父親忙打電話給在家的五叔,五叔因是一輩子單身,年輕時在外面打工,六十歲了葉落歸根,回家養老,成了父親老年的陪伴人。五叔把父親的自行車推回家,然後叫了村裏小賣部的車一起送父親去縣城骨科醫院,拍片子檢查後,結果是左踝內外骨折。需住院一週後做手術。同在西安打工的我們兄弟三人,都商量誰回去照顧父親,而父親說有五叔照顧就行,不叫我們回去。此時離春節回家過年還早。因爲疫情依然嚴峻,老婆計劃今年就留在西安過年。而現在父親骨折住院這樣的突發事件,打亂了我的節奏。如果還堅持過年不回老家,那只有我此時回家一趟,看望照顧父親幾天。於是1月7日晚上九點多我就啓程了。


8日中午,陽光明媚,我終於回到了故鄉。坐車直奔縣城骨科醫院。

父親今年76歲,在家中是長子,下面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除二弟過繼給大爺爺,後來父親的二弟我的二叔當兵復員當了工人外,其他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因爲家境貧寒,父親沒有上過一天學,一字不識,從小放牛砍柴。但父親屬猴,有天性聰明的一面,十幾歲在村裏當保管,主管分糧分油。當時大爺爺還說父親一字不識,別錯得一塌糊塗,誰料父親憑着聰明機智把保管幹得有聲有色。後來父親一直以這段村官經歷而自豪。

父親婚後辭了職,拜師學了木匠,一直幹到老。以前的農村都是請木匠到家裏打傢俱,現在的農村已經不需要了,傢俱都是去街上買,父親漸漸沒了用武之地。不過,村裏老人去世,因爲是土葬,還是需要父親這代老木匠收斂入棺。後輩木匠已經無人繼承此類營生。身體一向很好的父親,依然在家種點糧食油菜棉花,過着自給自足的日子。我們兄弟過年回家,還能喫上父親種的大米和蔬菜,這無疑是在享受老人的福利。

父親唯一不幸的是他的婚姻,我的媽媽死時才三十歲。因爲媽媽與脾氣古怪的奶奶過不到一塊,媽媽想分家,遭到當時的主持分家當隊長的自家堂爺爺反對,一時想不開,媽媽當晚跳入池塘自盡了。當年哥哥七歲,我四歲,弟弟才一歲,這種家庭變故給我們家的打擊是沉重的。

父親因此過了幾年又當爹又當媽的艱難日子。我十二歲時,父親經人撮合給我們找了個繼母,不過我小時候不懂事,與繼母關係非常不好,繼母脾氣暴躁,對我咒罵毒打,小時候我是恨繼母的。後來我出外打工,繼母與前夫的女兒也嫁給我的哥哥,成了我嫂子,我慢慢原諒了繼母。1997年,我在武漢打工時,曾在《武漢晚報》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寬容繼母》。如今,也有74歲的繼母身體也不好,但是我們兄弟長年在外,父親與繼母就成了老年相互依靠的伴。

父親養育了我們兄弟三人,大哥家是一女一兒,我也是一女一兒,弟弟是一個兒子,一家三代,加上孤寡的五叔,一大家人是十四口人,過年喫團圓飯一桌子還坐不下,在農村父親也算是兒孫滿堂。雖說我們都沒有賺到大錢,但一大家人都能和睦共處,孝順父母,這在父親看來也算是福氣,家和萬事興。父親這次不幸意外受傷,但願2021年到了農曆新年,希望能牛轉乾坤,一切順利!(在奔馳的火車上草成此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