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153

【每日分享】本体是如何遗失的?

本体是与生俱来的,也随着婴儿的身体一起成长。新生儿刚开始处于完全的本体状态——合一状态,随后,开始体证本体的特质:融合、力量、价值感、宁静、喜悦、和爱等,以及发展个人性的本体,体会到个体性本体的特质:平静、谦卑、真实、镇定、超然、勇气、节制、纯真、行动等等。但因为环境的干预以及人与环境的冲突,所以本体发展变得不完全。每经历一次痛苦和创伤,本体的某种品质就会减低。

本体的此项品质就逐渐被隔绝于个人的经验之外,留下的可能是一种空虚、匮乏或坑洞,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深层伤痛。我们就自动地逃避,并以相似但错误的外在品质来对抗它。

例如当我们对母亲爱的需要因拒绝或忽略没有被满足,我们就受到伤害,为了避免经验到伤害,我们会麻木身体的感觉,如此一来我们就隔绝了爱,体会不到爱的特质,而被空洞、虚无感填充。这份空虚感会让我们产生坠入深渊的恐惧感,也称终极恐惧,这份恐惧感让我们感到没有足够的力量面对和经验它,也使我们忘记了自己就是爱本身,以为爱是外在的某样东西,驱使我们快速不停地从外面寻找它,去得到某个人的爱,然后用他的爱来弥补内心的伤痛。

虚无的空洞留存有当时受创的情境以及当时失去的本体面相,且被我们深深地埋藏在潜意识的最底层,我们也想不起当时发生了什么或遗失了什么。随着向外的索取,虚无空洞被经验到的各种情绪及信念塞满,而它们形成了我们的人格模式,我们就以之为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这样,本体就被我们遗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