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源氏物語》

源氏生平,母親是桐壺院一更衣,母親身份低微,父親是皇帝。但光源氏長得聰明伶俐,深得皇上痛愛。但當時的皇后是弘御殿皇后,此人生性妒忌,又家勢顯赫,其父爲右大臣,源氏的唯一潛在對手就是此位皇后了,除此之外,源氏公子有皇上的寵愛,自然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加上生性風流倜倀,於是源氏公子盡情在後宮恣意枉爲。上至皇妃,下至宮女,甚至孤女寡母,源氏公子對於女色是老少通喫,《源氏物語》就不怨其煩地一一記載,主要爲十二位女性(葵姬、空嬋、六條妃子、若紫、藤壺妃子、末摘花、朧月夜、明石姬、夕顏、花散裏、玉鬘、三公主),這就是《源氏物語》的故事大概。

《源氏物語》中人物衆多,據說有400多位,主要女主人物似乎採用紀傳體的形式,比如前幾回“空蟬”、“夕顏”、“若紫”、“末摘花”、“葵姬”等都是一回一個人物,其它回目裏偶爾也有提及,但基本上相互之間的關聯不大,女人與女人之間似乎是單獨的,他們所有的對象都是對源氏公子而言,相互之間並沒有爭風喫醋的複雜糾葛,這是與《紅樓夢》有很大的不同,《紅樓夢》裏面的人物是相關聯的,除了與男主人公有聯繫之外,各位女主的相互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紅》整一部書的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源》就象《史記》中經紀傳體一樣,各列傳的人物之間的並不是相扣的,他的篇章是分散的,獨立的。這樣敘述的好處是人物清楚,結構清晰,但又有手法單調的弊端,乍一看,都是源氏在尋花問柳,各女子的性格也不是那麼細膩和突出,讓人看着有些審美疲勞,似乎就一花花公子不停地換場子去調情,而調情的手法也大同小異,男的長的帥,女的長得美,你情我願,三下二下就勾搭上了,然後又無情地移情別戀了,偶爾想起來又勾搭一下。無非女子的頭銜讓故事發展有些變化,比如說勾搭妃子與勾搭宮女的過程不同,其情感卻沒什麼兩樣,也就是源氏他不像寶玉,寶玉不但有性情,他對愛情是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源氏他沒有自己的愛情理念,他的行動都是逢場作戲,他是在遊戲人生。作品裏的人們只能看到源氏光鮮的外表,難以看到他的內心,同樣,《源》這部小說也很難看出作者的人生思考和價值取向。但《紅》不一樣,寶玉不但在作品裏的性格分明,實際上也是作者的人生反思和理想寄託。從哲學角度看,《紅》有作者強烈的哲學思考,但《源》更重於故事傳奇。

當然,《源》的成書年代畢竟早了《紅》700多年,用後來的《紅》去比《源》還是有些不公平,就如用計算機去比算盤,顯然不在一個檔次。只能用歷史的眼光去看歷史,這樣才能客觀地評價一部文學作品。

就《源氏物語》而言,起碼作者開了日本“物語”文學的先河,猶如《史記》開了中國的史學先河。另外,《源》揭示了天皇后宮的混亂,但皇室竟然允許它公平發表,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前朝的宮庭,只怕也不會允許如此大膽地描述。源氏直接與幾位妃子的淫亂,甚至是後母的亂倫,這種事儘管歷史上實有發生,據說安䘵山與楊貴妃就有一腿,當時安䘵山是楊貴妃的乾兒子,但都會藏着掖着的,不會這樣細緻描述出來,更不可能讓它流傳於世。

《源氏物語》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裏面引用了大量的漢文,其寫作手法也深受唐朝傳奇文學的影響,比如說“夕顏”的死,就死的很玄,一個年輕的少女,竟然與源氏幽會時,在一個陰冷的地方被嚇死了。這在《紅樓夢》裏是不可能出現的,《紅》裏的故事都講究來龍去脈,不會無緣無故整出一樁離奇的案子。即算是死,比如秦可卿的死,書裏面都列了或明或暗的線索,小說裏面的人,尤其是重要人物,絕不會無緣無故,說沒了就沒了。也許,《源》時代那時的科學也沒那麼發達,《源》裏面就沒有醫學,誰生病了都是求神拜佛,或者說作者對醫學沒有研究,對病理不瞭解,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件離奇的事,這就成了傳奇。《紅》學的作者就更了不起,他卻很懂中醫,硬是把一件離奇的事,說成有理有據的一段案情,從這些案情裏揭示人性,這是《紅》的細膩之處,也是魔幻現實文學耐人尋味的地方。《源》的故事不耐細嚼,而《紅》的故事網編得很細密,千絲萬縷的聯繫,越解扯得越緊,只有把所有的結都解開了,才能真正理出它們的頭緒,單單解一個結,是解不出來的。

一說《源氏物語》就說是日本的《紅樓夢》,有些人還作了比較詳細的比較,說源氏與寶玉比,與源氏有密切聯繫的十二個女子與十二釵比,甚至說《紅》是參考了《源》……這個說法實在大過牽強,簡直就是附會,不過是爲了吸人眼目。《源氏物語》實際就故事傳奇,可以說寫作手法與《紅樓夢》大不一樣。故事的思想性更是大相徑庭,兩類作品基本上沒有可比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