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珍馐

题目: 《什么是珍馐》

【夜花晨拾(7)】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210109

齐二烨(1915.1.5—1995.5.29),虽是胶东半岛的普通农民,却反复享受过一般人垂涎的“珍馐”。

赵本山小品中出现过的“扯蛋”,是指团鱼的蛋。二烨所在的村子,背靠贵山,东有大河,当年河中鱼虾甚多,团鱼也不鲜见。村人形容团鱼蛋的味道是“沙密密的香”,其中的“沙密密”大概是借用赞美沙瓤西瓜的词,“又沙又美味”的意思。

电影《让子弹飞》里,周润发可以大喊“杀鸡取卵”,毕竟只是表演。现实生活中,目前杀团鱼而取卵,成本实在太高。所以,团鱼蛋,现在是高端食材,寻常人难得享用。

但是,二烨却曾经吃团鱼蛋,连吃几十天,直到见了就想吐。二烨年轻时患病,医生开出的偏方是吃团鱼蛋。当时团鱼常见而便宜,于是二烨经常一买就是一大洗衣盆,回来杀掉,取卵食之,后来吃得直反胃。说白了,二烨吃团鱼蛋,跟当年上海人吃螃蟹一个样,不是有旧时报纸为证吗,上海旧社会时有人穷得只能“吃大闸蟹充饥”,直到盼来了新社会。

当年二烨家东边的大河,夏日正午,常有团鱼浮在水面上悠闲地晒背。据说团鱼有灵性,晒背也是它们延年益寿的好方法,直到见人走近,才不慌不忙翻身入水。二烨的父亲小时候,去东河戏水,被一只团鱼咬着肚皮不松口,可怜的孩子用手捧着这只吊在他肚皮上的团鱼,一路哭一路跑回家,父母急忙打了一盆水,让孩子肚皮趴在盆上,团鱼入水后才算松了口。

几十年后,二烨的孩子稼芾小的时候,仍能经常捉到团鱼。有时团鱼在岸上晒背,见人之后,迅速团起身体来,滚下沙滩,入水后如箭一般射向远方,几秒钟就能奔出几十米,只余身后一道水痕。

稼芾四十岁时,是1990年左右。当时改革开放搞活,小化肥厂、小造纸厂等,如雨后春笋,它们排污水时,能把东河水染成黄红色,鱼虾顿时死绝,能活千年的团鱼也只好立时毙命。不排污水时,遥远的上游水库里的鱼虾游下来,等待下一次如毒药般污水的来临。这种间歇性排污持续了二十年,直到小的污染厂子全部强制关停,河水恢复了长年清澈和生机。当年,在排污的间隙,稼芾有时带了自制的鱼叉,去河里叉鱼,一天晚上居然又叉到一只团鱼。这时团鱼已经是稀罕物啦。这只团鱼被养在家中院子的破缸中,活了几个月,成了稼芾三个孩子的玩物。这畜牲的脖子很灵活,袭击人手指时,动如脱兔。

现在团鱼昂贵,是因为人类经济活动增多;而经济活动增多,使人类总体上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食材,比如说,大棚蔬菜,比比皆是。总的看,人类经济活动,在有效调控之下,还是是利大于弊的。

二烨吃团鱼蛋吃到恶心的时候,整个中国是一穷二白的。当时农民们,自家种的蔬菜,哪种到了能吃的季节,就吃哪种,没有选择。比如黄瓜,说成熟就都成熟了,吃不了又没人买,只能像对待垃圾一样把它们扔掉;说过季(过了季节)就过季,千金也再买不到一根。

到了1990年代,大棚蔬菜逐渐普及,全国各处的水果也开始更多出现在异乡,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孙子孙女们去二烨家,有时二烨会像变魔术一样,掏出一个网球一样的小苹果或一根放成暗灰色的香蕉,笑眯眯递给孩子。孩子们吃香蕉,会把香蕉皮吃到薄薄一层,甚至最后连香蕉皮也吞掉。至于小小的苹果,有时会带回家去,用小刀割成多份,兄弟姐妹们一人一瓣,一边闻着那种沁人心脾的香甜,一边小口享用。

1995年初春,二烨重病,只能卧床,时日无多。家人每天问,您老人家今天想吃点什么?二烨一般回答,什么都行。有一日,二烨突然说,我想吃黄瓜。于是家人辗转赶到县城,终于买回了几根来自大棚的黄瓜。二烨见到后,顾不上让家人清洗,抓过去就啃。闻着黄瓜的清香,他脑海中浮现出自家地里曾经满架的黄瓜,东河里鱼虾跳跃伴着水声隆隆,村后贵山上有蚂蚱抱着狗尾草杆随风晃荡,蓝天上的白云幻化成各种模样,漫不经心飘向远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