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賠千萬,就在瞬間

文/磊少

01.

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深以爲然。

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之外的錢,除非靠運氣,但靠運氣往往又會被實力不足虧掉。所以,我們所賺與所虧都是你對世界認知的變現與缺陷。世界上最大的公平,如果你的認知與財富不匹配, 就會有一萬種方式來收割你,直到匹配爲止。

的確如此️。就拿近15年的財富機會來說,電商、債券、股票、房地產、微商、自媒體、短視頻、甚至是比特幣。大家仔細想想,這幾波財富浪潮,是不是敢於嘗試的人,都賺到錢了?

打個比方,如果10年前有人讓你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買房或者你被人“忽悠”買比特幣,當時大多數人肯定是拒絕的。因爲在我們的認知裏面,房價怎麼可能漲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一平?而比特幣又怎麼可能比黃金還值錢?漲到三萬多美金一個?

但現在來看,當時在一線城市買房的,現在身價少說也是幾千萬了吧?而如果當時買了比特幣,現在變現,不也得上千萬身價?


02.

認知很難建立,但一旦打破固有思維邊框,我們將重新構建自己的認知系統。

客觀來說,敢於挑戰和推翻自己原有的思維邏輯方式,是重建認知的第一步。我們之所以對新事物牴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已有的認知會讓我們對新觀點進行潛意識的抗拒和屏蔽,讓我們得以“安全”。也可以理解爲我們的思維進入到了舒適區,把自己封閉了起來,一旦有外來觀念侵犯,它們就會主動抗拒。

所以我們經常會聽說一個詞“思維固化”,這也是認知能力短缺的表現。而要想提高認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學會接受自己以前抗拒的人和事。這看起來好像有點顛覆,但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其二,多看多聽多思考。這一步也可以叫做重建認知。最大可能的去接觸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不管是人還是事。而且要在這其中重新梳理自己的認知結構,很多時候,我們認爲對的不一定就對。反過來,別人認爲錯的,也不一定錯,重點在自己的認知邏輯是否足夠全面和深入。


03.

認知過程,就是一個修修補補,甚至推倒重建的過程。

拿賺錢這件事來說,很多人固有認知就是要投資纔有收益,然後把投資就理解爲投錢。但其實投資的資也可以是我們的人力和腦力。再簡單點來說,有沒有不需要投錢就可以賺錢的項目?有。而且還有很多。

比如說前面我提到的幾大財富浪潮中的微商,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當時第一批進入的人,發個朋友圈就賺錢,而且紅利期都是爆發式增長,年入百萬千萬都大有人在,而他們的起點都很低,無非就是膽大,敢嘗試。然後賺到了很多人這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這個事情就是一個認知變現的很好解釋。直到現在,我們身邊不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看不起微商嗎?對於從業者來說,他們也不在乎誰看得起看得懂,自己能賺錢,能賺良心錢就行。而對於看不懂看不起的這羣人,他們自然賺不到這個錢。因爲他們認知有限,也就無法把認知變現。

再說回去,即便是第一批做微商賺錢的人,也有不少人後來又賠進去了,原因也很簡單,他們也有認知缺陷,進入了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被別人收割。


04.

歸根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認知在深化、改造。

先接受,再改變。對於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如果我們想要有所作爲,那麼學會先接受纔是認知深化的關鍵,千萬不要貿然拒絕。因爲在我們的認知過程中,很難一步到位。或者說,我們的認知有限,但不要因爲它有限就徹底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而對於我們已經很熟悉的領域,固有的觀念,也要學會去迭代更新。不然的話,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的認知也會落伍,而認知落伍,就有可能會爲自己的“無知”埋單。人生就是這樣,要想活得好,就要時時保持“認知的新鮮感”。

願我們都做“新人”,不爲自己的認知缺陷而埋單


  (原創不易,若覺可讀,歡迎打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