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賺錢防疫

文/磊少

01.

“當大潮退去,才知道到底誰在裸泳”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兩年疫情,讓很多之前喜歡玩概念、玩模式、玩圈子的僞大咖徹底原形畢露,再直接一點,他們已經顯得無比焦慮,甚至有點不知所措。

忽悠的成本變高,而自身又沒有什麼積累和沉澱,加上疫情的影響,已經讓這羣人看上去無計可施,跳來跳去,稍微有點底蘊的人,轉而開始做新零售,而那些浮於表面的僞咖,慢慢就淡出了圈子,朋友圈也僅三天可見。

其實,早在2019年,還沒疫情的時候,我就說過一句話,不認真做產品的公司或平臺或個人,絕對活不過一年。而現在,這句話已經被驗證。


02.

做產品很苦,也很累、很枯燥,而玩模式、玩概念,很輕鬆,且沒有什麼成本和代價,所以這會讓很多人趨之若鶩,樂此不疲。

爲什麼會這麼說?因爲要想認真做產品、做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做高品質高復購的產品,顯然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造一個概念,想一個模式,不過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最近不少人找我聊天,言語中也在透露着,這兩年太難了,什麼都不好做,沒有好項目,也沒有好平臺,不知道該幹什麼。有的回去開始上班,有的轉行,有的則徹底放棄,跟這個圈子說拜拜。

不過幸運的是,少數始終堅持以做產品爲核心的人,慢慢的開始嶄露頭角,現在做得越來越好。


03.

當然,我也跟很多之前圈內比較有實力的大咖聊過,讓他們迴歸產品,認真做個項目,帶好團隊,做好零售,絕對不比其他所謂那些“風口項目”賺得少,但我也發現了,他們大都放不下身段。

明知道自己手頭做的項目已經到了盡頭,但還是捨不得放下,去選擇更好的,總覺得那樣有失臉面,有失身段,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倒不是說一定要“棄暗投明”,但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絕對算不上明智之舉。

這些年,從電商、微商、社羣、自媒體、社區團購、淘寶客、再到什麼社交電商,其實都被冠以“風口”的稱號,但現在再回頭看,無一不是一地雞毛。

所以問題的根結在哪?思前想後,我認爲在於兩個字:產品


04.

其實可以看到,我上面提及的幾個所謂風口項目,除了電商,無一例外都是模式大於產品,也就是說,之所以這些行業沒能讓一些人沉澱下來,歸根到底還是因爲產品不行,或者是產品品質不行。

尤其是微商,基本都是打一槍換一地兒,三個月出一個新品,然後大都是先收錢後生產產品,之後開始發貨,很多底層小白,產品才收到,那邊公司高層又開始推新品了,所以這樣的公司,怎麼可能長久,而這樣的項目,怎麼又能讓跟隨者安心?

但大環境就是這樣,大家都這麼玩,如果你不跟,那你就賺不到錢,逐漸就變成了“劣幣驅逐良幣”,反而是那些踏實做產品的人賺不到錢,天理何在?

還好還好,這兩年疫情,認真做產品的人,開始強勢出圈,而之前那些喜歡玩模式的,逐漸被淘汰。當市場趨於穩定,能活下來的,絕對就是那些有強大根基,且不隨波逐流的人。


05.

誠然,我們無法去左右別人的選擇,但不忘初心,做好人,賣好貨,這是我們自己能做的。至於能不能影響到別人,能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則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當下,認認真真做好手頭的項目,不妄想一夜暴富,老老實實經營,踏踏實實做產品,雖然前期可能會慢,但絕對是最最穩妥的方式,關鍵是隻有這樣,纔會長久。

不然的話,總做一些垃圾項目,韭菜平臺,隔三差五都在換,不僅沒有積累,還一直在消耗自己的信譽和口碑,慢慢的,就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了。

很多時候,我們做項目不僅僅是爲了賺錢,能鏈接到多少人,可能比錢更重要。這句話,大家慢慢品。


  (原創不易,若覺可讀,歡迎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