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裏有酒仙

題目: 《小山村裏有酒仙》

【夜花晨拾(8)】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10110

齊二燁(1915.1.5—1995.5.29),一個小山村裏的普通農民,但在孫子心目中,近乎酒仙。

六七十年前,膠東小山村裏的風俗,家有紅白喜事,必有客來;客人須飲酒,飲酒需有陪客者。

陪客者,是主人邀來的,與自家相熟的“能上臺面”的親友。二燁經常受邀成爲陪客者,客人酒足飯飽離開後,二燁才帶着酒氣回到自己家中。

常聽說,有的陪客者,或自己喝多了、或客人喝多了;或陪來陪去令客人生氣了、或令主人不滿了。但是在二燁這裏,幾乎每次都能賓主盡歡,酒足而不酒醉;二燁自己,更是幾十年來沒人見他醉過。

其實家裏人知道,二燁的酒量,只不過中等偏上,並非海量。但他是如何取得如此“不敗戰績”的呢?二燁一生低調,不曾宣揚,甚至對家人也未曾解釋。

二燁離世20年後,他的一個孫子,齊聯,偶然“覆盤”,才得窺其玄妙之一二。

男人到了40多歲,在各種各樣的酒場上摸爬滾打幾百次之後,會對齊魯酒文化和膠東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深深的感悟。酒場如戰場,舊時農村的陪客者,正如當今酒桌上的“主陪”,乃是酒局裏的精神統帥。酒桌上各色人等,性情不同,酒量不同,但都希望被尊重,都希望喝到微醺而不失態;酒局上不同的人往往有矛盾,有時主人希望殺殺客人的銳氣,有時客人巴不得讓主人難堪,有時表面是朋友而背地裏較勁,有時互相看着不順眼,借勸酒而試探或攻擊。因此,酒桌上好的統帥,需要智商情商雙高,酒量肚量都大;需要瞬間察言觀色,火速判斷各方立場和個性長短,見招拆招反應敏捷;需要把握節奏,剛柔兼濟,虛虛實實,化齟齬於無形、滅衝突於萌芽;需要時刻計算好自己還有多少“剩餘的酒量”可供衝鋒,不可喪失主導權,又絕對不能自己先醉;需要有智有勇,獲得強者的尊重和敬佩後,挺身而出保護好弱者,努力顧全大局,心懷慈悲,與人爲善,照顧所有人。總之,能夠在各種酒局上縱橫捭闔、遊刃有餘、照顧好全桌人的陪酒者,必須兼有較好的人緣和中等以上的酒量,以及師爺之口才、菩薩之慈悲、宰相之胸懷、統帥之能力。

齊聯年近半百時,才悟到上述道理。這時回想祖父二燁當年的陪酒“戰績”,才發自內心的佩服。二燁雖然酒量不是特別大,但始終與人爲善,與世無爭,聰穎穩重,大智若愚。二燁的一生,是不停成全身邊人的一生。農村常能看見喝多者,在外或吐或瘋,回家或打或罵,惹人厭煩;但二燁喝得過多隻是酣睡,從不失態,更無“耍酒瘋”一說。小小山村中,酒鬼酒徒不少,酒聖酒神或許也有(據說有一氣飲低度白酒近10斤者),但遙想二燁酒桌上風采,更似一尊和藹可親的笑眯眯的酒仙。

二燁在自己家中,也每餐酌飲一小杯。喝之前,必以筷子蘸一滴酒,點在桌子上,是爲祭拜鬼神。二燁壯年時,若逢節日,會喝得稍多一點,酒後,會將孩子們叫到眼前,開始逐一點評。依次講來,某月某日某時,哪個孩子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是優點則表揚,是缺點則批評。孩子們敬畏並且佩服,父親的記性真好,點評也真有道理。後來,孩子們長大了,有也自己的寶寶後,愈加佩服父親:孩子做錯事後,不當時批評,而是攢到幾十天后,一併點評教育,這是多麼不容易做到啊!孩子闖禍時,多數父母的本能反應,是怒火沖天、當場疾言厲色,甚至當場動手懲戒。延遲一個階段批評,給了家長和子女雙方冷靜期、沉澱期,殊爲難得。

別人酒後鬧事,二燁酒後教子,這大概就是酒鬼與酒仙的區別了。後來,齊聯教育自己的閨女齊星時,借用了二燁的這類方法,儘量不在憤怒時懲罰孩子,而是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不一定如二燁一樣在酒後),每人發言,共同討論,收效不錯。

可惜二燁生前沒見到齊星。但二燁見過齊星的媽媽的照片。那是1995年,二燁年過八十,得了絕症,臥牀不起;齊聯當時17歲,正跟班裏一位同齡的女同學早戀,於是一咬牙,要了這女同學的大大的照片,拿回家,給病牀上的二燁看,聊作安慰。二燁眼睛已經花得厲害,他努力睜大眼睛反覆觀看照片,笑了,說,“鼻樑骨很高,好,好!”(因二燁家人多數天生就塌鼻樑,所以他一直希望後人的鼻樑骨會高起來)。幾個月後,二燁駕鶴西去,沒能喝上孫子的喜酒。12年後,照片中的女同學跟齊聯生了個虎頭虎腦的寶寶,名叫齊星,鼻樑骨真的不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