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婚戀中的“寧缺毋濫”淺析

愛橋婚戀的文總,早上在羣裏發了一段文字:
寧缺毋濫就是好!
自己永遠都是奇珍異寶!
別人大多配不上你就拉倒!
呵呵!到底誰是精華誰是爛草?
盲目意淫自大,快到牆角想一想!
一個商品長期有價無市,被遺忘!
極可能價格虛高,好像是買不起!
其實是名不符實,別人真不想要!
當時間的灰塵把你逐漸堆積掩埋!
打一折處理傾倉贈送也無人感冒!

關於寧缺毋濫這一點,文老師說過多次。然後今天我有了新的看法。寧缺毋濫的這種心理,大概有以下的問題:

1、過度概括化,過於看重某一點,比如條件,經濟收入,認爲少了這些條件,就無法好好過日子,這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心態,也是屬於心理不健康的範疇。其實,在合理化情緒療法裏,這種心態需要去跟諮詢師修通,也可以自己多學心理學,修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2、創傷體驗,個人感受的未被“看見”。我們認爲,人人都有原生家庭或者成長期帶來的一些不良感受。比如小時候缺愛,或者父母不合,造成自己性格的一些隱祕的創傷。這種情況,當事人非常希望伴侶能夠“看見”他,安撫他,懂他,理解他,幫他療愈,給予溫暖。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不懂心理學,甚至可能是“殺豬匠”,大老粗。一句話,知己難求。紅樓夢裏說過:“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我們很多時候,需要一個人生導師來引導和治療自己,可惜,我們往往很難找到這樣的一個導師。

所以,一個人迷茫,找一個人還是迷茫,甚至多了一分迷茫,還不如自己一個人迷茫。

文老師總結的那種情況,側重於尋找生活伴侶的心態,我總結的情況,側重分析當事者內心需求。

尤其當下的社會,大家都能喫得起飯,對於內心需求更爲看重。回到幾十年前,大家飯都喫不飽,首要的問題就是找個人來分攤成本,搭夥求財,共同生存。那個時候確實不要太挑剔,那個時候挑剔可能連飯都喫不飽。現代人的挑剔,不至於喫不飽飯。所以,挑剔者繼續挑剔,尋找者繼續尋找。


當代人有兩個心理問題,或許叫做不合理信念更準確一些,那就是:

1、刻板印象,或者說是僵化思維。他們看人看問題,過於刻板。比如,那個人一定會那樣,那件事一定會那樣,或者非要達到某個條件才能怎麼樣,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心態,有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影響,也有國人心智不太成熟的原因。一句話,國人的思維是僵化的,是被束縛的。一個被束縛的心靈,是不自由的,也是不開心的,面對生活問題,也容易自己把自己困住,也容易把別人困住。不懂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懂變通,便會在生活中刻舟求劍,自尋煩惱。

2、缺乏創造力。這一點跟上一點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我們大多數人習慣了按部就班,看天喫飯。農耕文明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老天不長眼就沒有糧食喫。所以幾千年來農耕文明造就了中國人勤勞、忍耐的秉性,但同時卻缺乏作爲人的生命力,創造性。我們遇到事情,很難去突破自己,去創造生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人生,打開局面,或者影響事件的進程。

我們遇到難事,就只懂唉聲嘆氣,要不就祈禱,希望環境改變,希望對方改變。我們常常在心靈雞湯裏安慰自己,不要去改變世界,不要去改變別人。但這裏有個誤區。確實我們能力有限,我們無法改變世界,改變別人。但人是萬物之靈啊,當前的人類文明不是人類所創造的麼?還有“蝴蝶效應”,就是說,事物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的,你的一舉一動其實也在影響着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你看着一個人對你冷漠,你以爲人家不喜歡你,你就走了。但假如你熱情一點,主動去給他一個笑臉,一個擁抱。或許你纔會知道,其實他喜歡你很久了。

世人總是期待確定性,希望這個世界,給自己答案和想要的結果。但是忘記了。很多事情,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影響,去創造,去爭取的。

而這,就是人的生命力所在,創造力所在。

我們找對象也是,總是希望對方給自己這樣那樣,給不了就抱怨就嫌棄。就沒有想過,我能創造點什麼呢?

難道你還是三歲小孩,你不是個成年人?成年人就是能創造價值,而不是像個巨嬰,要這要那?

中國人的婚姻,很多人都是要這要那,很少見到這樣的夫妻:咱們一起創造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