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否定時,你還會堅守自己的需要嗎?

跟王先生在一起,我很容易被他點燃。

比如,我最近突然意識到,上一個房子的爐竈檯面有點兒高,炒菜的時候擡着胳膊,跟我的右肩膀疼痛有直接的關係。這回裝修,設計櫥櫃,一定要調整到讓自己舒服的位置。

如果沒有右肩膀的疼痛,又趕上裝修,我也不會對爐竈的高度有質疑。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真的有這種說法,也有設計師專門針對櫥櫃的檯面高度做視頻講解。

我發了兩個設計師做的視頻,和一篇文章給王先生,表達的意思是,檯面的高度確實在設計時需要特別留意,不合適的高度確實會影響到健康,以及使用的舒適度。

估計他也沒看。

晚上,他下班,我提出了這個想法。他立即迴應,都是有標準高度的,你咋這麼特殊呢,生在窮人家,還想享受富人的待遇……

大意就是,你咋這麼特殊呢?爐竈的高度都是統一標準,咋就能影響到你的胳膊了呢?

好吧,他的迴應通常都很奇葩,我還真記不住具體說法。

這樣的迴應讓我很氣憤,已經不是在探討,而是在攻擊。是的,讓我感覺到了被攻擊。

如果是探討,迴應可能是這樣的,竈臺的高度會影響健康?這個說法我還真沒聽過,你呢,你覺得咱們之前的房子煙臺高度怎麼樣?因爲咱家主要是你在使用,你更有發言權。

或者,是這樣的,我也查查,看看網上都怎麼說,或者問問櫥櫃設計師,他們肯定更瞭解。

而王先生的迴應則是簡單粗暴地否認了我的感受,你的感受是不重要的,你的需要是不重要的,檯面高度符合標準纔是重要的。

所以,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氣憤。因爲,我感覺到了被粗暴對待,被忽視,而非被重視。

氣憤,是自我邊界的守護者,在受到侵犯的時候,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爲自己發聲。

最初的一段時間,我先是沉默。

沉默不等於冷戰,冷戰是不繼續溝通,對不愉快選擇迴避,而沉默,是跟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先照顧自己,支持自己,恢復能量。

一邊體會所有的感受,一邊好奇,這些感受都是怎麼來的。待時機成熟,感受流淌過去,身體會帶着我去表達,去主動跟對方溝通,告訴他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他這樣對待我,給我帶來哪些影響。

敞開自我,像是一場冒險,也許對方還是無法理解,還是會攻擊,嘲笑,但是,我願意嘗試。否則,兩個人就像是最親近的陌生人,只是在形式上靠近,心卻離得很遠很遠。

於是,我給王先生髮了微信。


自我成長的這幾年,我學到的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重視自己,自己支持自己,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這些,都不再向他人索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