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伴侶救贖原生家庭的不幸,註定是悲劇:《沉默的病人》

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都在等待殺死對方的契機。

這句話很多人是被這句話吸引,不自覺的打開了這本書,結果發現,這真的不是一句噱頭,一發而不可收,一追到底。

《沉默的病人》將犯罪懸疑推理、家庭倫理和心理學完美結合,長期霸佔《紐約時報》暢銷榜,是懸疑類暢銷書,出版1年來,發行102個版本,被翻譯爲45種語言,世界範圍內銷量突破300萬冊。

故事講述了,一對在外人看來恩愛的畫家夫妻,突然某一天,女人往丈夫臉上連開五槍後,便從此不再開口說話。之前準備畫展一直畫不出畫,事發後畫了一幅詭異的畫。

女主被收進精神診所,心理治療師西奧接到邀請,欣然前往希望通過治療,試圖打開女人沉默的死局。

故事描寫細膩生動,情節鋪設引人入勝,不到最後一刻,不要輕易下斷言,他給我們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險惡,開始覺得可能是好人,最後發現做了見不得光的都當,你以爲的壞人,可能有善的一面。

謀殺親夫的艾麗西亞,和心理醫生西奧,這平行的兩條線,最終合爲一條莫比烏斯環。

這兩年火爆的家庭倫理劇,都有“背叛”這個關鍵詞,不論是《消失的愛人》、《我的恐怖妻子》、還是《夫妻的世界》。本書也不例外,當我們好奇女主丈夫做了啥,被妻子開五槍,把臉打的爛糟糟時,發現了“背叛”,而經歷了配偶背叛的艾麗西亞和西奧,分別有怎樣的心路歷程,採取了哪些過激行爲,會引領我們一直讀下去。

從小獲得足夠的愛是幸福的保證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的不幸,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的不幸。

原生家庭及童年會影響着一個人的一生,小時候遭受的一切,總會在成年後的某一個瞬間投射出來,我們以爲已經過去的嗎,總會用在不經意的時候,再次提醒曾經發生的一切。

這樣的人很難被治癒的,會孤獨,會缺失安全感,就會想着緊緊抓住自己能抓住的東西不放手,但這樣很容易讓人窒息,身邊的人就會想要逃離,循環往返,最後容易導致人格分裂。他們不容許絲毫的背叛,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致命的!

縱觀艾麗西亞的人生,她從小到大被自己最愛的三個人“背叛”。

第一次是母親把幼小的她綁在車後座上,想要帶着她一起自殺。

第二次是唯一依靠的父親變得冷淡,甚至說出了“爲什麼不讓艾麗西亞替她去死”這樣的話。

第三次便是丈夫出軌,並保全自己選擇讓她去擋槍口。

僅僅因爲丈夫在關鍵時刻選擇保全自己,艾麗西亞就殘忍地槍殺了他,因爲丈夫的愛是她的全部,是她生存下來的救命稻草,唯一寄託。

她和西奧都是原生家庭受害者,西奧也被父親暴力對待,從小缺愛,長期心理有陰影,導致夫妻關係出問題,開始隱忍,最後爆發在他人身上……

愛自己永遠要排在第一位

弗洛伊德說過: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當我們用盡全力去愛一個人,忘了自己,愛就變味了,那只是飲鴆止渴,看似美妙的感情鏈接就會變得脆弱不堪,直至把人推向深淵。

艾麗西亞接過西奧遞過來的槍,和她破碎的婚姻一起同歸於盡。因爲自己的經歷,讓她覺得只有活在別人的愛裏,纔有意義。背叛的婚姻,已經判了自己死刑,她無力承受這些。

每個人只有全心全意的去愛自己的時候,內心才最強大,步伐才最從容,魅力值才最高,也只有這時候你才能很有能力很好的去愛別人。

每個人最先處理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把自己理順了,才能去處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這兩個把配偶的愛當作救贖的人,最後把自己以及他人一起帶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背叛是可恥的,遭遇背叛是可怕的,我們足夠堅強,依然可以走出來,有時人只不過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缺乏重新選擇生活方式的勇氣。

最後不由感嘆,原生家庭給孩子留下的巨大陰影,真的可能被我們忽視,它藏在內心,平日裏完全看不出來,但終究是蟄伏的魔獸。

無論是都在婚內,都定下心,把自己內心的雜物去掉,先自我成長,纔可能有幸福可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