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 | 小妇人

跟着“薄荷阅读”看英文书差不多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最近看的是《小妇人》,再有几章就要读完了,趁着还热乎,把看书时的感受梳理一下。

这本书和以往看的小说不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不过胜在画面很温馨。作为具有自传体色彩的女性成长教育小说,又诞生在美国的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之下,道德说教意味相对来说有点浓。

《小妇人》涉及的问题很多,几乎囊括了女性在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比如怎么看待贫穷、怎么克服嫉妒心、应不应该出去工作、个人成长和现实的矛盾、什么是正确的婚姻观、如何进行子女教育、如何面对死亡等等。

前大半段,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Match先生在参加内战,所以基本活在四个女儿和March太太的对话里。等到他病后归家,和家人相处的片段也不算多。但他又很关键,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四个女儿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按理说,作为女性的成长小说,父亲的教育应该属于一笔重彩,《小妇人》里却只是在家庭信件里略微提了一下。

我于是去查了下资料。

March先生的原型是作者Louisa的父亲,他是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来的“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在宗教教育领域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所以作者为了保护父亲,或者说为了保护这本小说,对March先生这个角色进行了淡化处理。

这个做法实际上也影射了《小妇人》中March的二女儿Jo在写作道路上的最大困惑:写作到底应该去迎合大众的口味呢,还是保持本真?文中的Jo作为作者的代言人虽然选择了后者,但并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功。

看来,这还真是个古往今来都让人纠结的问题!

March太太以答疑解惑的慈母形象贯穿始终。无论哪个女儿遇到了什么问题,她都看在眼里,循循善诱。如果把这本书拍成电视剧,March太太无疑就是每一集结尾负责主题升华的那个人。

大女儿Meg很漂亮,常常帮助妈妈管理家庭,因此对贫困感受最早也最深。Meg开篇就以抱怨的形象出现,后来在母亲的劝慰下,意识到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和她相关的最重要的情节是与John的结婚始末。John是邻居家的家庭教师,没有家底,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Meg和Jo说好了,要拒绝John的求婚,结果势利的姑妈以“如果答应求婚就不让她继承遗产”为由威胁她,激发了她内在的反抗因子,阴差阳错地答应了求婚。怎么说呢,Meg姑且算是嫁给了爱情吧。

二女儿Jo,带着作者的自传色彩,关于她的描写因此也最为细腻。她率直纯真,有点男孩子气,喜欢阅读和写作。

这其中有几段描写,我特别喜欢。第一段,Jo发现John对Meg有意思之后,变的很焦虑。这个情感很微妙,介于高兴和嫉妒之间,而且她还认为结婚会破坏大家庭的和谐,极力阻挠,整个过程写得很有趣味。第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Jo意识到妹妹Beth的沉默忧郁是因为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把Beth带到海边,两人面对着潮起潮落,学着平静地接受生命的逝去,既暖心又好哭。Jo作为女性的柔软几乎都放在了Beth身上,这份感情令人动容。

再说说Jo的爱情走向。Jo和隔壁邻居,贵公子Laurie是从小到大的玩伴,两个人性格很像,都属于“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那一类,所以当Jo拒绝Laurie的告白的时候,我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Jo一会儿要把Laurie让给Meg,一会儿又要让给Beth,再不济还有Amy,每个姐妹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自己。还怕自己的存在会影响Laurie的选择而出走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爱情是没希望了,可是为什么要给Jo安排一个群困潦倒的老教授呢?这一点确实有点让人接受不了。听说2019版的电影里,这个soulmate稍微年轻帅气了一点,也算是让读者对这个平实的世界还抱着一丝幻想吧。

三女儿Beth,是这本书里最让人心疼的小可爱,善解人意,热爱音乐。因为照顾穷人而感染了猩红热,身体一直不好,再加上腼腆害羞,短暂的一生基本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她会带着缺胳膊少腿的布娃娃晒太阳,帮助女佣做零碎的小家务,不希望自己的死亡给家人带来悲伤,所以表现得非常坚强。整本小说也没有对她的死亡做太多渲染,反而更让人心疼她的懂事。

最小的女儿Amy,应该是四姐妹中最明智、最会审时度势的一个人了。她分析了姐姐们的性格后,决定把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扛下来。她擅长社交,靠着自己的长袖善舞,得到了有钱的姑妈的赞助,跟着她们游历欧洲。也是在欧洲,她和告白失败的Laurie互生了情愫。看到这里,我又不高兴了。虽然前面也有专门几章讲了这两人的亲密互动,算是做了铺垫吧,可是说好的“最爱Jo”呢,这才多久啊,就变成了“我对Amy的爱是不一样的”。为了表示Amy不是因为Laurie的钱而结婚,还特意安排她拒绝了一个更有钱的公子哥的告白,总觉得这一块有点生硬。

哎呀,《小妇人》不是爱情小说啦。Amy的确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还意识到自己在绘画上只是有天赋,并不会成为天才,而果断放弃了艺术追求,转而用自己的财力资助有天赋的女性。不得不说,即使放到现在,Amy也会是那个最容易获得世俗成功的小姐妹。

《小妇人》说到底,探讨的还是女性的觉醒。什么是女性的觉醒呢?并不一定非要让女性“男性化”,并不一定非得排斥婚姻,才算完成这个过程。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遵从内心,选择要走的路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就像March家的四姐妹一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