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讀《自驅型成長》之1

爲人父母后,越發對“教育”保持敬畏之心,對待孩子,不是在對待一件無生命的物品,而是一場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的陪伴。

我自己所處的80年代,那時候,好好學習的目的就是爲了考上一所好的高中,然後,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再然後,畢業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後面的生活好像就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對於我們的下一代,物質生活已經不能僅僅用豐富來形容,好好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這些沒有品嚐過捱餓,不知道什麼是匱乏的娃娃們,與我們自己面對的已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於是,我們能頻繁看到不少患有“空心病”的孩子,我們也能經常看到“驅動力”、“自驅力”這樣的字眼,而從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太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一個人不願意改變,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前進,外界是沒有人能夠推動他的,即使這個人是他的父母。在這一點上,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此。

於是,我們希望自己就能養育這麼一個有自驅力的娃,而這本《自趨型成長》的書,就是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如何能夠培養孩子的自驅力。

這本書的兩位重量級的作者,一位是臨牀神經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博士,一位是教育專家奈德.約翰遜。兩位作者一位是從專業的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客觀、科學地解釋了我們的孩子在怎樣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正常或者超常水平,另一位則有着非常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通過多年與各種情況孩子的接觸,提出很多中肯且落地的操作方法。

雖然,兩位作者都是美國人,而美國的教育教學環境與我們的社會情況存在諸多不同,然而,科學的腦科學理論以及身而爲人的同一性,絲毫不影響我們理解書中的理論,也絲毫不影響我們運用書中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本書從壓力開始講起,這個我們不喜歡的詞,除了帶給我們一些不愉悅的感受之外,還有更多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或者常常忽略的東西,比如,慢性壓力也許會改變孩子腦中海馬體的結構,壓力也會分成正向壓力、可承受壓力和毒性壓力等等。

繼而講到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控制感,我們都喜歡凡事盡在掌握的感覺,這種熟悉的感覺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安全感。而與控制感相反的詞語,則是我們都不太喜歡的,失控。這個部分的內容,也是顛覆我以往認知的一個特別好的地方。

以往,提到控制,我們的感受往往是有點複雜的。這種複雜性裏面,包括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掌控全局,希望自己是安全的部分;也包括我們希望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孩子規避掉所有風險,將他們一路送上坦途的願望。

除此之外,我們一定也非常討厭自己被他人控制,這個他人有老闆,有老公,也可能還有其他的人。

所以,我們既希望獲得控制感帶來的安全感,也希望自己自主決定自己的事情,不受他人的控制。

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覺得自己是在幫助自家的孩子去做的這些事情,是否正在剝奪他的“控制感”呢?

回想起來,這些關乎“控制感"的小事情,好像每天都在發生:

不讓3歲多的娃自己喫飯,看上去是在幫助他,讓他能喫得更快一點;

不讓5歲多的娃自己穿衣服,看上去也是在幫助他,能讓他快點出門上學;

不讓7歲多的娃自己做作業,看上去是不放心他,能讓他每天能夠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我們只是看上去爲娃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實際上,損害的是娃對自己的“控制感”。於是,也許很多娃,就把“控制感”花在了控制爸媽身上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