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子贵圆晚富,难逃死生苦

       

        子贵圆晚富,

        难逃死生苦。

        虚幻若看破,

        苦海自可出。

        李纨,是王夫人的第一个儿子贾珠的遗孀。那贾珠虽然病亡了,幸存一子,取名贾兰。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继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便让李纨将些《女四书》《烈女转》《贤媛集》之类的书,使她认识几个字而已,每日让她以纺织针指为要。

          李纨独自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贾兰,过着很清苦的日子。贾母、王夫人疼她年少守寡,便很厚待她,每月给她二十两的月俸。她年纪轻轻,就守着寡。便不能像其他女子那样穿金戴银,披红挂绿的。在林黛玉进入贾府之后,贾母身边留下了宝玉黛玉来亲自带。迎春、探春与惜春三姐妹从贾母的住处搬出来,住在王夫人住的院子里,贾母叮嘱李纨照管这三姐妹。

        后来,元春省亲之后,她觉得专为她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空着可惜,就命宝玉与众姐妹搬入大观园读书生活。贾母命李纨也住了进去,并命令她管教那一群孩子。李纨也是颇有才学的,也能写一些诗文。在大观园宝玉他们一起举行的诗会上,李纨能判决定夺诗词谁好谁坏,有着很高的欣赏能力。住进大观园里,她住进了稻香村,自称为“稻香老农”。

        她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有着菩萨般的软心肠。在王熙凤在小产之后,身体一直不好而无法管家的那些日子里,王夫人命令贾探春、薛宝钗与李纨三人联合起来一起管理贾府事务。她与王熙凤性格极其不同,她喜欢礼待下人,温和待人。很多时候,会因过于宽容,而难以制服众人。她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因为是寡妇的身份,让她不得不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上都必须狠狠约束自己。

      她也是一个年轻女子,但在从做了寡妇的那一天起,便只能心如死灰,在她的生命中再也不可以有任何男女情欲的念头生起来了。在贾宝玉被父亲毒打完的那一次,王夫人跑来看宝玉,见他皮开肉绽,身体上的皮肤被打得没有一处是好的。她心疼地哭诉着说,要是宝玉有个好歹,她该怎么活,如果她的贾珠在就好了。李纨当时在场,听到王夫人提起她自己的丈夫的名字,泪如雨下!

      在李纨的心里,一直藏着对死去丈夫的思念之情。住在那家大业大人际关系极其复杂的贾府,她与自己年幼的儿子贾兰相依为命。她这一生最大的指望是能将儿子抚养成人,能在好好读书中哪一天能求取功名。幸运的是,贾兰基本上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能做到听母亲的话,好好用心读书。李纨在守好她的女德上,安于本分,能好好教子。

      她好羡慕王熙凤,能有平儿那么好的丫鬟帮衬着打理一切事务。她打趣平儿就是王熙凤的一把总钥匙,王熙凤得着平儿这么优秀的助手,所以才能将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而她自己说,随她一起嫁入贾府她的贴身丫鬟,在她的丈夫贾珠死后,便全都打发辞退了,不想误了人家的终身。可见,她的内心深处是充满着孤独寂寞的。无论遇上什么心事,无论遭受到多大的屈辱与委屈,她基本上是无处可诉说的,只能自己给自己默默地来开解。

          她在含辛茹苦中一天天地将儿子贾兰带大,她没有像王熙凤那样想要在贾府争什么名利、权势与地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好自己的儿子,在她看来,只要能带好了儿子,她的晚年一定会很幸福的。所以,住在贾府中,她情愿让自己把大多数的精力、时间与心血华在儿子身上。她深知她这一生要想幸福的愿望,一定能在儿子有出息之后得以实现!

        后来,贾府在抄家之后败落了,她带着儿子,带着她的公婆王夫人与贾政,住到了贾府祖茔附近依然没有被充公的田庄上。在那儿依然还有一些属于贾府的房舍地亩,足以能维持他们在贫寒之后的日常用度中的高手日子。贾兰依然可以在继续读书中,来实现她与他的人生理想!那贾兰性情与宝玉不一样,从小不是像宝玉一样被众人捧着、惯着的,他住在贾府中也是如他的母亲一样极其低调,很少过分显示自己。但他深知要想让他自己以及自己深爱着的母亲过上好日子,只能在好好读书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与贾宝玉性情不同,他有他作为男人血性的一面。有一次,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玩,忽然看见有几头小鹿在狂奔,诧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却发现贾兰正拿着弓箭中射这些鹿在玩。他也不同于贾宝玉被众人宠着,虽然他读书的悟性以及写诗作文的水平远远比不上贾宝玉,但在那家学渊源的贾府,他还是一直很受自己的祖父贾政的欣赏与调教的。像他这样的孩子,贾政实质是很欣赏的,贾政多次责罚打骂宝玉,无非是想要他如贾兰一样能好好读书,能留心功名,以便能承担家业。

        贾兰正是实现了他的祖父贾政的愿望,在贾府败落之后,使贾府的家业重新得以振兴,重新在社会上又享有了威望的人就是贾兰。李纨也在儿子在读书中得以求取了功名而能在朝廷为官作宰之后,母以子贵,过上了地位尊贵的荣华富贵里的生活。那能如愿以偿实现了这样人生梦想的李纨,该是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但事实的真相又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红楼梦》第五回写李纨的判词与曲子来找一找答案吧!

“画一茂兰,傍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曰: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哪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于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从判词与曲子中,我们能读出来李纨的儿子贾兰在朝廷是“威赫赫爵位高登”,“光灿灿胸悬金印”,而李纨自己是“戴珠冠”、“披凤袄”、“气昂昂头戴簪缨”,被皇帝奉为一品夫人。李纨没有过老来的贫穷,而是老来富贵荣华的生活。她在实现了母以子贵的人生愿望之后,成为众人评论的焦点人物,自然而然也引来了一些人对她的嫉妒。

      然而看似极其荣耀显贵的李纨与她的儿子贾兰,为人处世懂得在积德行善中让他们的富贵荣华能长久吗?

        读这一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积阴骘于儿孙。”这一句分明是曹雪芹先生对李纨母子的谴责,他们幸运地实现了属于自己在荣华富贵里的生活,却并不懂得在扶危济贫中广种福田,而能将厚福留给子孙。暗示着,贾兰所享受到的富贵荣华里为将作相的地位尊贵,是没有能够久久长长的。而李纨自己也在“戴珠冠,披凤袄”的日子中,没过多久,也“抵不住无常性命”,在悲苦万短中依然留恋着人间的富贵而踏上了黄泉路!

        曹雪芹先生这样感叹道:“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留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他在指出,像李纨母子痴迷于得功名利禄中的富贵荣华的生活是幸福,可还是逃不出无常性命的到来,最终也没有体验到真正幸福的感觉!白白辛苦了一世,也不过是留下虚名,为他人而笑谈而已!

          在曹雪芹先生写的由空空道人所唱的《好了歌》里这样写给痴迷于功名利禄的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再来读一读甄士隐解《好了歌》里写的关于功名利禄的诗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儿今又糊在纱窗上。”“笏”是朝廷官员早朝进朝廷的凭证,那布置简陋而且空大的房子里曾经是笏满床的,可见,当年曾经出过很多居高官享厚禄之人,可是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蛛丝儿已经结满雕梁!已经是人去巢已空,曾经地位尊贵显贵、耀武扬威的人家,早已是“树倒猢狲散”,不复存在!世人所处心接虑的富贵荣华、功名利禄,也不过都是空梦一场!古今将相曾经如何地地位尊贵,死后也不过与常人一样,“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最苦苦追求的富贵荣华、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认“假”作“真”而已!为着谋取这一切的“假”或者在得到这一切“假”之后,而在违背“良心”中或以权谋私,或借刀杀人,或草菅人命,或为非作歹,或作威作福,在不可一世中干尽了缺德的事情,危害一方!害了自己,也害了后代子孙!在这一生的福享尽之后,必然在死后下入恶道,还会再遗臭万年中被后人责骂!

        李纨一生所奋斗的人生幸福虽然是实现了,但她还是被曹雪芹先生认定为是悲剧命运的人物!

        想这人生生世世活在这天地之间,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呢?为男女之间的恩爱情深?为名利权势?为儿孙做牛马?细细地在一遍遍通读《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我们最终都会领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为。”把假的苦苦追求一生,能得到真正想要着的幸福吗?

        李纨,温柔善良,能一辈子懂得在忍辱负重中含辛茹苦地带大儿子的一个母亲,本以为 能让儿子求取功名成功、为官作宰了,就能实现属于自己想要的幸福。然而,虽然晚年富贵荣华的生活是拥有了,但内心深处的空虚寂寥依然难以解除。烦恼还会深深在心,心还会在难以安宁中得到解脱。她在儿子求取功名成功后不久,便无常到来,踏上了黄泉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定在想,自己苦苦一生所追求的那一切,得到了,原来也不是能让心神得以安宁的归处啊!

      李纨,一个多年守寡的母亲,在世俗之人看来,实现了她的母以子贵。但地位再显贵,也难逃死生一劫!逃不出轮回之苦,永远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苦在生生世世的轮回里没完没了啊!真正的福不非富,而是在心神安宁中能摆脱生死轮回,从此岸的苦海无边,踏上彼岸的花开见佛!

正是:

富贵非真福,

子贵也会苦。

求福须修德,

心明得道悟。

碧荷甜田初稿于2021.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