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快30歲的人了,怎麼還一事無成?

最近,我跟關係比較親密的一個同事鬧僵了。因爲一個很有爭議的事。她覺得我沒能力拿現在的工資,整天怨天尤人還安於現狀。用她的話說,我要是到30歲,肯定不會混成你這副樣子。我沒有跟她爭吵,因爲沒有底氣。一個快30歲的人了,沒升到管理層,也沒什麼過硬的技能,確實是很沒用。話糙理不糙,但我依然覺得難以入耳,所以跟她冷戰了。

在冷戰的這幾天,我一直在反覆思考自己畢業這幾年,到底都幹了什麼?總結了以下幾點:


跟風式學習

自媒體出現後,一些自媒體人開始以教導大衆爲己任。他們告訴你,這是一個全民學習的時代。如果你不努力,跟廢人有什麼區別。那些不如你的人都努力成爲了大神,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營銷號們、所謂的大神們都爭相搶奪“知識付費”的紅利,開始賣線上英語課、閱讀課、理財課、攝影課、剪輯課,並宣稱只要你學了,小則讓你在職場上順風順水,大則改變普通的人生。

對於這些洗腦式的營銷轟炸,我深以爲然並甘之如飴。抱着想在職場上一展拳腳的態度,也曾買過課程,但卻沒有成功過。一直都認爲是自己不爭氣,不夠努力造成的。但到今天我才發現自己的盲目和愚蠢。

自媒體們不停製造人才稀缺,這種“努力就要落後”的焦慮,讓我失去了應該有的判斷。而我從未專一於同一領域,只是徒增了年紀,還像熱鍋上的螞蟻從未停止過焦慮。


靜不下心

靜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做不到這點,無論多了不起的計劃都是空談。爲什麼這麼說?舉個現實的例子,2020年疫情期間,你在幹什麼?當時你是不是在不安中度過的。這種狀態下,你會想到去閱讀嗎?可能連看電視劇小說的心情都沒有吧,只對火神山醫院的修建以及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出來格外關注吧?

當深夜來臨,當你一個人獨處,首先打開的是抖音,還是打開的能提高自己能力的書籍或是去學習一項技能?我從前打開的是微信,現在打開的是抖音。當用網絡耗盡長夜時,剩下的只有無盡的空虛和恐慌。心,也越來越靜不下來。


不停換工作

毀掉職場生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停地換工作,而我剛好做了。五年多的時間,平均一年就忍不住要換一次工作。每次熬過了試用期,就開始找各種理由認爲這個公司不適合個人成長。老是抱怨自己沒遇到惜才的領導,或是能力強的領導,從不反思自己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我總有這樣一種錯覺,可以通過換工作完成“漲工資”。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把時間浪費在適應新工作上,沒了時間去成長。就在昨天,我還在動換工作的念頭。真是沒救了!


不夠自律

30歲的年紀,很多人也許已經是大公司的中層,或是小企業的一個合夥人了。而我還是一事無成。其實這幾年也反思過,總結了原因,就是不夠自律。某一段時間被雞湯砸中,覺得應該作出改變。但是卻計劃一時爽,執行火葬場。

30歲一事無成,對我來說,真的有點羞人。如果足夠自律,我做的企業公衆號不會成爲擺設。如果足夠自律,我已經成爲了網文作者有了收入。如果足夠自律,我已經可以發展副業一篇稿子收入過千。但是沒有如果,因爲我不夠自律。某運動app那句“自律給我自由”我以前從未體會過,未來我希望自己能體會到。


30歲的到來,真的讓我很恐慌。這意味着再沒有核心競爭力,我會被hr劃入黑名單。作爲一個子女,作爲一個妻子,作爲一個母親,我都應該負擔起家庭的擔子。所以,我開始作出改變,調整心態,從每天的簡書日更開始,從每天的手抄長文案開始,從運營一個自媒體賬號開始。希望未來的某一天,看到這些堅持的過往,能驕傲的說一聲,我做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