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形式美(摘)

诗词意象的外在形式美感给人的感官感受是直接而又丰富的。或单纯清新,或邈远壮阔,或雄劲刚健,使人悦之于“目”而赏之于“心”。意象的外在美感,就是意象的具象物所呈现于人的感官的那种审美的愉悦。具体为视觉美、听觉美、触觉美、嗅觉美、味觉美等。优秀的诗作,其意象总有明丽丰美的外在美感。如辛笛的《弦梦》一诗:

浓荫绽开着棋子的白花

静的长街上

繁促的三弦响

一人踏着步来了

又竟自去了

而遗下一团绿的梦

怅惜的梦

他是个失落了光明的人呢

不怕光明就照在他风尘的颊鬓

可照不亮他的眼睛

往日徒然是青的烟

给他往怅惜里缠

他是去寻找那失落了的边沿么

不 弦语已尽够他温存着了

怅惜原是他的本分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盲人怀抱三弦琴缓步走过夏日长街时的情景。这里有视觉意象:浓荫、棋子般的白花、静的长街、光明、青的烟等;有听觉意象:繁促的三弦、孤独的脚步声等。这一系列描述性意象,组成一幅夏日正午明媚静谧,然而带有几分怅惜的画面。作者抓住盲者“颊鬓”与 “眼睛”的细部状写,点出“光明就照在他风尘的颊鬓/可照不亮他的眼睛”的深沉悲伤。这里,满街刺眼的光亮与看不见光的眼睛构成了一组强烈反差的悲剧性对照物。无须再花费更多笔墨去描绘这位失明者命运的坎坷与悲戚。两行诗句,浓缩盲者的全部哀痛与怅惜,令读者久久咀嚼个中况味。画面清新明朗,可感可触。视觉效果鲜明,情韵满满。而听觉“繁促的三弦”,又给人以更多的联想。由弦声的繁促,联想到生命的匆匆;由声音之繁,联想到生活之烦,联想到乐师的无奈与绝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