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女性,爲什麼那麼執着“少女感”?

最近,章子怡的“少女感”成爲全民討論的話題。持續了一週多,熱度依然未減。關注的大部分人基本以女性爲主。章子怡曾榮獲多個國際電影大獎,演技按理說毋庸置疑。但網上很多人都開始由“年齡”這一問題,延伸出章子怡的演技有違和感。女人何苦爲難女人?我真的有點看不懂,爲什麼你們那麼執着章子怡的“少女感”?


章子怡沒有“少女感”,礙着你們什麼事了?

  某書上,充斥着各種爲章子怡p出少女感的筆記,有少部分筆記甚至因此火了。可想而知,這個話題有多麼的受大家關注。用過這個社交平臺的人都知道,它的用戶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掀起爲章子怡p圖熱潮的是女性。

除此之外,還有人列舉了一些大齡卻依然有少女感的女演員。比如劉曉慶40歲演武則天,同樣30歲的趙雅芝演白娘子,都比章子怡的自然很多。38歲這樣的年紀確實不適合演15歲的少女,但她礙着你們什麼事了?


“少女感”背後隱藏的,是女性對年齡的恐慌

  在社會上,有這麼一類女性,她們拍照永遠將美顏開到最大。談到年齡永遠以俞飛鴻、李若彤、俞飛鴻、陳意涵等凍齡女神爲榜樣,認爲這纔是大女主的完美劇本。因此,醫美廣告永遠都是以女神和凍齡這兩類來吸引女性消費者。

  當一個女人即將30,還沒有男朋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被認爲是剩女了。甚至連她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這樣想,然後終日恐慌自己嫁不出去。反而男性年齡越大,只要物質上豐厚,依然能找到一個優秀的伴侶。而女性上了30,卻只能找離異的男人。就算成功走入婚姻殿堂,“黃臉婆”又將引起新一輪的恐慌。


都2021年了,年齡依然是女性成長的障礙?

這些年,很多女權主義都在吼要平等,爭取與男性同等的地位與權利。但卻在觀念上,先爲自己上了一道思想的枷鎖。我有個已婚的女性朋友,她經常抱怨說,如果不是結婚生子,肯定像當初跟自己起點一樣的前同事一樣,在廣州成爲了企業高管。還有一個現在的同事,她經常愛分享育兒經,還說生了孩子的女人容易精力渙散,老是沒辦法認真去做好一件事。

女性生了孩子以後,人生真的就止步於此了?我想不是。去年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大火, 向所有女性展示了人生有無限的可能。52歲的伊能靜,唱跳的業務能力在線,個人魅力爆棚。49歲的寧靜參加節目前,只是一個演員,但她卻靠努力讓觀衆看到了,一個會唱歌跳舞的大玉兒。40歲的阿朵,一直堅持做原創民族樂,等到了在《乘風破浪》上大放光芒。她們都是當代獨立女性的典範,證明了年齡只是數字。所以,真的不要再糾結“少女感”了,只要心中有夢,眼裏有光,年齡只是數字,一樣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