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子柒又出事了”:被罵上熱搜背後,暴露出沒文化的可怕

01

前幾天,李子柒在網上發佈了一段視頻,取名爲《蘿蔔的一生》。

她以蘿蔔爲主角,介紹了蘿蔔從播種、成長到收割,最後被做成蘿蔔乾、醃蘿蔔菜、酸辣白菜、酸菜燉豬肉蒸餃的過程。

田園風味十足的視頻,延續了李子柒一貫的風格,沒想到這一次卻引來了韓國網友的集體高潮。

而韓國網友憤怒的原因,僅僅是因爲他們認爲泡菜是韓國的,身爲中國人的李子柒不能拍做泡菜的視頻。

於是,李子柒的視頻被踩了3萬多次,評論區裏更是留下了六千多條韓語,幾乎都是謾罵和攻擊:

“你以爲這麼做我們泡菜就成你們的了?記住,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

“真的已經到了讓人厭惡的程度了,中國爲什麼一直沒有改變?就那麼喜歡我們韓國的文化嗎?”

還有各種抨擊中國製度的、詆譭中國社會、侮辱中國文化、陰陽怪氣地罵中國人的,看得人血壓直升。

離譜的是,從頭到尾視頻裏都沒有絲毫體現出關於泡菜的歸屬問題,但這羣韓國網友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急得跳腳。

而且,真要論證的話,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裏,就出現過“菹”字,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酸菜。

北宋時期,因大文豪蘇東坡喜食泡菜,其家鄉四川眉山爲紀念他,就把泡菜稱爲“東坡泡菜”。

到了清朝,川南、川北民間還將泡菜作爲嫁奩之一,足見泡菜在中國人民生活中所佔地位。

直到今天,韓國99%的泡菜進口都是來自中國,連韓國媒體都直呼“我們還是泡菜宗主國嗎?”

韓國的泡菜從古至今都在受中國影響,很多韓國人卻如同井底之蛙,彷彿只要是醃製蔬菜就是他們發明的一樣,簡直無知又自大。

遼寧電視臺主持人朱霞懟得好:“在東北,泡菜就是個圍碟,上正菜的時候它必須撤下去。”

“無禮而辱大鄰者,可亡也,不明白就多學點中文,畢竟你們第一部法律也是用我們漢字寫的。”

在沒文化又偏激的人眼裏,似乎世界只有非黑即白,成天沉浸在“老子天下無敵”的狀態中不能自拔,不肯睜開眼睛看看更廣闊的天空。

而越無知淺薄的人,指責起別人來往往越極端越惡毒,事到臨頭卻百無一能。

從這件事中,我看到了沒文化的人有多可怕:越無知,越自信,且越固執得不可一世。

02

有個特別顛覆的科學研究證明:永遠不要和無知者爭論,因爲他們真的意識不到自己無知。

1995年的一天,一位名叫麥克阿瑟的壯漢,不慌不忙地在大白天搶劫了兩家銀行。

令人費解的是,他沒有戴任何面具,也沒有進行任何僞裝,就是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結果可想而知,這個搶劫犯很快就被捉拿歸案。

他在觀看警察給的監控錄像時,感到無比驚訝,很不服氣地說:“我明明把檸檬汁抹在臉上了呀!”

原來,這個搶劫犯以爲:檸檬汁的酸性,可以讓他當作隱形墨水使用,塗在臉上就能消失於無形。

而只有在檸檬汁遇上熱量的情況下,纔會氧化變成棕色,顯露出信息。

所以,他就想當然地認爲,只要不靠近熱源,他就可以隱身,不會顯現出來。

這個像段子一樣的故事,居然是真人真事,無比精準地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越無知越自信。

科學界有個專有的名詞“達克效應”,就是用來形容這種現象:

越愚蠢的人,越是會高估自己,越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而且堅信不疑。

而反倒是那些很牛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認知水平有更清醒的認知,也就更加謙卑,更審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就像網上一個段子:不同工資的男生,睡覺前都在想什麼?

月薪5W的,想的是自己在工作上具體又清晰的問題,想着自己能在職場中創造的價值。

而月薪2K的,往往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世界缺了他不行,大肆發表自己對國際局勢的意見。

在這個反智主義盛行、泥沙俱下的信息時代,很多人往往看了點碎片知識就誤以爲自己成了專家。

太真實了。

03

然而,可悲的是,沒文化卻還不肯學習的人,佔了人羣中的大多數。

博主“芸豆和雨豆”說過這樣一件事:她和一位做網文相關職業的大佬喫飯,席間聊天。

她說,手機裏經常彈出一些類似於“王妃掛在城門口三天三夜了”、“夫人割了兩個腎”之類的反智小說,這種真的有人看嗎?

大佬微微一笑,說:你們知道運作這些東西的公司,月流水輕輕鬆鬆幾千萬嗎?

有超多的小鎮青年,瘋狂追捧着這類無腦小說,讓生產這種小說的公司賺得盆滿鉢滿。

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平臺,把目光瞄準了下沉市場:

言情小說一胎生七八九十寶,王妃日常被掛在城門上暴曬3天,這種小說閱讀量卻達到了幾億。

不少年輕孕婦,即使已經確認過嬰兒性別,但爲了生男孩就去喫所謂的“轉胎丸”。

於是,導致無辜的孩子有的出生後變成“雙性人”,有的腎臟缺失、終身不育,有的有嚴重生理缺陷。

網紅直播帶貨,總是拿吵架當噱頭,不惜演戲來吸引眼球,只爲了讓看直播的粉絲下單。

粗劣的表演和虛僞的濫情,卻總能感動百萬沒文化的粉絲“家人”,賣出億元的成交量。

而前仆後繼的惡俗廣告,更是喜歡用“空姐愛上窮醜矬”、“兩女搶奪一男”的低俗套路。

因爲廣告商知道,下沉市場的用戶最喜歡看這些狗血的鬧劇,越低俗效果越好。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里克博克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如果你認爲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不讀書、天天沉浸於這種惡趣味、低級的娛樂中難以自拔,代價就是被當成綠油油的韭菜,瘋狂被收割。

而深陷信息繭房裏的這羣人,卻絲毫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他們更加不愛思考、愈發偏執,無法接受相反意見,從而不斷加劇羣體極化。

04

2條建議,送給想要在這個烏煙瘴氣的信息繭房時代,活得更清醒、更理智的你:

①戒掉確認偏誤。

生物學家達爾文,始終隨身攜帶着一個筆記本,強迫自己在30分鐘之內,記錄下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觀察。

他知道,大腦在30分鐘後就會主動“忘記”反駁證據,選擇性遺忘,陷入“確認偏誤”。

什麼是確認偏誤?就是當任何新信息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衝突時,本能上我們會排斥,即使有時候我們知道新信息是正確的。

就像攻擊李子柒的那羣韓國人,不肯承認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一味讓偏見和盲點增加。

如果我們不注意提醒自己避免犯確認偏誤,我們就會越來越容易自以爲是、固步自封。

②培養分階思維。

什麼是分階思維?就是分階等、分層次的思維方式。

投資人霍華德在《最重要的事情》一書中,舉了一階思維和二階思維的案例。

一階思維:“這是一家好公司,讓我們買進股票吧。”

二階思維:“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認爲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

股票的估價和定價都過高,讓我們賣出股票吧。”

這與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其實不無異曲同工之妙。

一階思維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因爲簡單、直接、迅速,但往往做不到深刻、複雜、系統。

掌握越高階級的思維,通常思考力更強,更有條件作出正確的決策。

因此,我們可以學着培養多思考幾個層次的思維習慣,遇事不要急着下結論,可以自我提問“然後呢?”

在時間、空間及更多維度上多加以思考,會讓我們更睿智。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