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一】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扰,臣请东借救于齐”。

秦国集结军队来到周朝边境,索要九鼎,周朝国君对此感到忧患,因此向颜率问询。颜率说:“大王不要担心,请派我往东向齐国借兵来救急。”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不走正道,军队开拔到周朝国境前索要九鼎,周朝的君臣,内部自有计划和考量,把九鼎给秦国,不如给一个(走正道的)大国。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通过解救)使处于危险境况的国家继续存在,将获得美好的名声;获得九鼎,将实现非常伟大的成就,希望大王为此做打算。”齐王非常高兴,集结军队五万人,让陈臣思率领他们(前去)解救周朝,秦国因此撤军。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扰,臣请东解之。”

齐国将士索要九鼎,周军又感到忧患。颜率说:“大王不要担心,请派我向东(到齐国)解决这件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周朝依靠大国的恩义,君臣百姓才能得以都保全,愿意献出九鼎,不知道大国将走哪条道路将九鼎运到齐国?”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齐王说:“寡人将从梁国借路。”

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颜率说:“(这样做)不可以。梁国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在晖台和沙海谋划以久。九鼎进入梁国,一定不会再出来了。”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齐王说:“寡人将从楚国借路。”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颜率说:“(这样做)不可以。楚国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在叶庭中谋划已久。九鼎进入楚国,也一定不会再出来了。”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说:“寡人最后将从哪条路运鼎到齐国?”

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xī)壶酱甀(zhuì)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耳;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

颜率说:“周朝困弱小国私下诚心为大王担忧。九鼎,不像醋瓶和酱坛,可通过揣在怀里、夹在胳膊下、提在手里(等简单方式)送到齐国;不像鸟群飞翔、兔马奔跑,可以快速到达齐国。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当初周朝讨伐殷商,获得九鼎之后,仅一鼎就要九万人来运送,九鼎一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器械被服(无数),所有准备妥当了才宣称得到九鼎。如今大王纵使有这么多人力(物力),又将从哪条路走呢?臣诚心为大王私下担忧这件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齐王说:“你来来往往多次,就像不想给一样。”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颜率说:“不敢欺骗大国,只要定下来从哪条路走,贫弱的周朝一定将九鼎准备好待命。”

齐王乃止。

齐王因此放弃了索要九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