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花開時,尋訪疥疙洞

漢中南鄭境內,有一個神祕的地方,它豐富的猶如一座寶藏,人類的老家就在這裏;它抽象的猶如一個夢境,人類幾萬年的足跡,只有考古學家能告訴你。

它很淳樸,因蛤蟆出沒,乞丐也曾居住,當地老百姓叫它“蛤蟆洞”、“叫花洞”;它很高大上,2020年5月5日,它被評爲2019年度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而受到世界矚目。

它就是位於南鄭區梁山鎮南寨村附近的疥疙洞。

一個臘梅盛開的冬日,我們一行六人探訪了疥疙洞,我們都還年輕,對探幽索祕之類的事情,頗有興趣。沿梁山鎮境內通往南寨村的公路前行,在樹立“油茶基地”的路標處拐進梁山餘脈,山勢較緩,車子不費氣力就爬了上去。過了老虎溝水庫,我們下車駐足遠眺,你會發現這的確是片風水寶地,視野開闊,有山有水,藏風聚水,水繞山走。

給我們帶路的是油茶基地的開發者之一---老李,老李非常健談,他一邊指引我們往山谷下走,一邊介紹他和疥疙洞的緣分,他說2018年國家派來的考古專家們就駐紮在他的油茶基地辦公院內;他說他還幫專家們運送過行李、工具,光那些各種型號的手鏟、探鏟、探針,看得人眼花繚亂;他說腳下這條路就是他們爲考古專家們平整出來的,在那之前已經野草沒膝,無處下腳了……低頭看腳下的路,的確不同於一般的山野小徑,它寬且平坦,直通疥疙洞。

峯迴路轉處,順着老李手指的方向,我們看見了疥疙洞,它沉默倔強地盤踞在懸崖下,洞口一條數米寬的溪流發出瑩瑩水光,我們歡呼起來,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裏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繁衍生息。我們熱血沸騰又小心翼翼,大腦裏跳出許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哪裏?我們一步步靠近疥疙洞,彷佛離真相越來越近,我們屏住呼吸,等待見證奇蹟的時刻。

疥疙洞和溪流之間拉着一道防護網,防護網上“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標語格外醒目,再次提醒人們,珍惜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是我們當今中華兒女傳承古老文明的歷史責任。時逢冬日枯水季,溪流的邊緣處露出黑色的帶着龜紋的淤泥,中部淺淺的水位,因爲缺乏流動更新呈深藍色,水面上偶爾有不知名的蟲子躍動。防護網留着一道柵門,沒有鎖死,我們喜出望外,說明在遵守文明規則的前提下允許探尋。

輕輕推開柵門,洞口立着紅色的“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簡介”的標識牌,駐足閱讀:疥疙洞遺址是保留着距今10---1.5萬年期間人類化石和豐富文化遺存的洞穴遺址。心情越發激動,我們就站在一座人類文化遺產的寶庫前,擡頭望向天空,空茫中有了目標,洞穴上方金黃的枯草在微風中悉悉索索,“疥疙洞,我們來啦!請不要介意我們的打擾!”我雙手合十在心裏默唸道。

彎腰進入洞內,面積不大,有二三十平米,粗糙堅硬的石壁與普通山洞並無不同,洞穴裏面,大洞穴連着小洞穴,越往裏面越逼仄溼潤。老李說,你們不懂,專業人士用專業眼光看處處都了不得,祖先們爲了生存羣居在一起,這大洞穴就像我們現代人家的客廳,一起議事,分工,分配食物;那些小洞穴更安全,相當於一個個的臥室,是祖先避暑避寒,避風雨,避野獸襲擊的好地方。老李說,你們百度一下,這絕不是一般的山洞,考古隊在這二十來平米的發掘面積中,發現了很多人類活動的痕跡,有石製品,火塘,動物化石以及早期人類的牙齒和頭骨殘骸。

我用手指摩挲着遠古走來的洞穴,石壁冰冷堅挺,看着老李翕動的嘴脣,瞬間有種穿越了的感覺:祖先們與鹿、牛、野豬、熊、鬣狗搏鬥,用鋒利的石制刮削器將圍獵到的動物撥皮去毛,切割分塊,分給衆人裹腹,他們在洞前清冽的溪水中飲水嬉鬧,他們依據自然環境選址居住,山上有食物,山下有水源,山洞有安全.....這都是些怎樣頑強的生命啊!他們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搏鬥,他們與動物搶奪資源,他們爲裹腹四處奔忙,他們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一代一代活下去!

天色漸晚,不得不告別疥疙洞,走出數米,又回頭張望,這一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呀,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銘刻着祖宗先人奮鬥進步的印記,他們用幾萬年的跋涉告訴我們:生存和發展、接納和改變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原始的動力,最智慧的選擇。

願我們在祖先深厚的滋養下,走向更燦爛文明的遠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