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忍於心

一天,三位朋友相約到徐文長家聚會。這三位朋友,一位是窮秀才,一位是老和尚,一位是郎中先生。徐文長首先說:“歡迎各位光臨。不過今天酒少人多,衆飲不足,單飲有餘。咱們就每人作詩爲令,令佳者先飲。詩的第一句要有個‘天’字,第二句要有個‘地’字;然後‘左右’、‘前後’、‘三四’依次鑲嵌,換着說下去;最末一句,要用‘心’字收尾,如何?”

三位朋友都是識文斷字之人,就滿口答應。於是秀才搶先說:“天子門生,狀元及第(地),左探花右榜眼,前呼後擁;三篇文章,四海聞名,好不歡心。”

完全符合行令的要求,秀才端酒要喝。老和尚擺擺手,阻止說:“且慢,聽我道來!”於是念道:“上有天堂,下有地獄,左金剛右菩薩,前韋馱後觀音;三支清香,四跪八拜,一片誠心。”

詩也不錯。老和尚正要端杯,郎中先生忙說:“勿急,且聽我的!”接着念道:“天門冬,地骨皮,左防風右荊芥,前胡厚(後)樸;三片生薑,四顆紅棗,一支燈心。”

“我這是一首‘藥名詩’,可比得了秀才老弟、禪師老兄的?”郎中邊說邊舉杯欲飲。

這時,徐文長站起身來,微微一笑,說道:“諸公別忙,還是聽完我的,大家評一評,看到底誰的最好,再喝不遲。”然後念道:“天上無片瓦,地上無寸土,左無門右無戶,前沒圍牆,後沒遮攔;三兩黃酒,四人想喝,何忍於心?”

聽了主人的這一段述說,要喝他的酒,誰還能“忍於心”呢?

解說:四人行令,都用“鑲嵌法”。其中以“第”代“地”,以“厚”代“後”,又是“諧音雙關法”。各人所說,均合各自的身份,看來創作是離不開生活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