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 | 靜守時光:心存敬畏,行有所止。【2021.01.20】

圖、文/越享生活館

Part1 關鍵詞:敬畏、尊重、循序

    人活於世,應當心中有敬畏、行事有禁忌。在“多慮、多怒、多言”,這三件事上,懂得避忌的人,總能趨吉避凶、事事順意。一避忌多慮。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自囚於“心牢”。這個“心牢”,就是由過多的思慮所造就。

    多慮無非是多在攀比心、妄想心、怖畏心、機巧心。人多欲則多心,多心則多慮,多慮則多掛礙。對每一件事情都很在乎,處處都要拔得頭籌,事事都想佔盡便宜。結果飯也喫不香,覺也睡不穩,整日裏患得患失。這種人,也許一輩子比別人要撈得多、佔得多。然而擔驚受怕的時日,也一定比安穩享樂的時日多。

    所謂幸福,就是凡事別想太多。同一件事,放得下就是天堂,放不下就是地獄。幸福與否,就只在人的一念之間。古人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活在當下,複雜生活簡單過,你的生活會幸福許多。

    二避忌多怒。“怒”是歷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黃帝內經》裏有“大怒傷肝”“大怒則形氣絕”的說法。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胸悶而不舒,無論怒氣大小,都足以傷身。《菜根譚》有言:“疾風怒雨,禽鳥慼慼;霽日光風,草木欣欣。或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狂風暴雨的時候,禽鳥惶恐不安,風和日麗的時候,草木充滿生機。

    所以,天地之間,不能一日沒有溫暖和煦的氣氛;人心之內,不能一日沒有愉悅歡喜的情懷。不僅自然界如此,人也是一樣。爲人需要溫和,遇事不宜過喜過怒。情緒的劇烈波動,不僅會給身邊人造成困擾;更容易從憤怒中,產生出重大的災禍來。

    林則徐曾親筆寫下“制怒”二字,懸於書房之內,時刻警醒自己。其父更爲其改名“則徐”,意在告誡他控制脾氣、處事圓融。三避忌多言。話多的人通常不經過思考,能說、不能說的一股腦都說出去。很多時候,不僅給別人添亂,也會給自己找麻煩。古人講“君子語遲”,就是因爲話少而顯得持重,受人信賴和尊敬。

    《易經》有言:“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有德之人說話謹慎,有福氣;話多的人急躁,平白讓人生厭。《道德經》裏也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話不要說太多,言多必有失,遲早會有理屈之時。不如守持正道,少說話、多做事,讓自己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書籍

Part2 ✨ 每日覆盤、不斷精進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