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從業經驗彙總《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助你21年一切都順

看了熱評很久的一部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中關於抑鬱症患者的故事,原來人前活潑開朗人後悶在自己的悲傷中不能自已的吉擇是很多人的縮影,感冒發燒我們可以吃藥,即使現在疫情當下,讓人非常無奈的新冠病毒依然能追溯病源和預防的方法,但是我們的心如果生病了應該怎麼辦?沒人仔細想過。

今天看到一個短視頻,講爲何現在的離婚率比以前高,有個高評引起大家激烈的討論:

我10歲時,我媽經常說,要不是我她就喝農藥了,想想我覺得人間值得。

嬉笑幽默的表達卻道出多少人的贊同和慶幸,大家紛紛表示:

對呀,我姥姥當年上吊了,因爲我姥爺經常打她

我媽割腕好幾次,後來沒有救回來

我媽也嚷嚷過很多次要喝農藥,還好她沒喝。

不是說LH多麼受鼓勵,而是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家面對婚姻、面對情感、面對感知都是不知所措的狀態,成婚早,接觸陌生的親戚頻繁,卻無法融入實現自我,求助無門,心中憋得痛苦,也許一狠心就結束性命,落得清淨。

在《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本書中看到一個例子,一位來訪者求助作者,自己總是能看到身邊3-5個人的小羣體開心的交流玩耍,自己很羨慕,又無法融入其中,每次自己和某個人聊的很好的時候,當第三個人出現,自己就像局外人一樣。

這個場景非常熟悉,無論是自己或者是電視裏的情節都有,比如《親愛的自己》中爲了女兒,不停融入富婆團媽媽羣被擠兌的芝芝,和人家聚會自己一口沒喫東西,只要一杯蘇打水,卻要AA分好幾百的聚餐費,自己的提議總被嘲笑,別人隨便一句話就有人支持,最後被排擠出羣,給女兒轉了學。

《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中提到有種情感是“不得不”,自己無力改變他人的想法,最後只能不斷屈從,情感合併情緒,情緒又影響心理,進而產生新的認知,不斷整合就會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向着好或者壞的方向去。

心理問詢和治療就像開上沒有目的地的一輛車一樣,在導航一次次正確修正下可以知道自己想要去的方向,想要欣賞的風景一路前進,最後找到清晰的方向收穫一份美好,而另一種則是漫無目的的飛馳,最後車壞了,一片狼藉。

《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本書是豆瓣上9.0的高分,作者莫妮卡.布里永則是根據長達40年的臨牀經驗,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治療領域前沿的調查研究成功,更加系統深刻的回答了這本書名“如何改變人”的實質問題。

也從來訪者的記錄中,展現出心理工作者的共鳴輔導和成就,無論是需要治療心理的人,還是心理諮詢從業人員都非常適合。

在外面經歷的挫折、疾病、變故以及職業的重大轉型、慘痛損失等等悲痛中激發出新的認知。

這本書共有13章,從改變失敗的現境,到以科學的角度重建心理建設,最後到成爲可以幫助他人的心理治療師,可以說是一本偉大的治療心病的書籍。

新的一年,讓我們根據作者40年來苦心修正積累的經驗,來更好的設定人生,在21年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