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名士袁宏道的自在人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落花飲酒 傾心追求心性自由 骨灰級文藝範,超級文藝青年,會玩家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有時情與境會,頃刻千言,如水東注,令人奪魂。        明·袁宏道《敘小修詩》

所謂“性靈”就是作家的個性表現和真情發露,接近於李贄的“童心說”。他們認爲“出自性靈者爲真詩”,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強,率性所行,是謂真人”(袁宏道《識張幼於箴銘後》)

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則不下筆。

袁宏道曾在寫給舅舅龔惟常的信中,提出人世間真正的快樂有五點,又分化出諸多小類,如:飽覽世間千奇百怪之事;男女同堂宴飲;藏書萬卷;與朋友暢談;買船帶歌妓遊湖等等。

在此之前,斷然沒有文人敢如此不拘禮法,不講操持,明目張膽的鼓吹這種縱情享樂,任性自由的生活理想,而到袁弘道是一個節點。




他反對儒學的克己,理學的格物、禁慾,又不同於陶淵明式的淡泊隱逸,赤裸裸的追求自由和人生樂趣,這不是“恥”,而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一種雅興和榮耀。


落花飲酒

  

寒食後雨[3],予曰此雨爲西湖洗紅[4],當急與桃花作別,勿滯也[5]。午霽[6],偕諸友至第 三橋,落花積地寸餘,遊人少,翻以爲快。忽騎者白紈而過[7],光晃衣[8],鮮麗倍常,諸友白其內者皆去表[9]。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10],多者浮[11],少者歌[12],以爲樂。偶艇子出 花間,呼之,乃寺僧載茶來者。各啜一杯[13],盪舟浩歌而返。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袁宏道集箋校》

  【註釋】

  [1]六橋:在 杭州西湖中的蘇堤上。北宋 元祐年間,蘇軾知杭州時疏浚西湖,堆泥築堤。堤由南至北橫貫西湖,分西湖爲內外兩湖。堤上建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成爲西湖一景。後人稱此堤爲蘇堤。[2]袁宏道:(1578-1615),字中郎,號石公,明朝湖北公安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任吳縣令, 國子監助教,考功員外郎等職。袁宏道是明末公安文派的首領,論文反對復古主義,主張"獨抒性靈",創作上以小品文著稱,風格流麗清新,不拘格套,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稱 "三袁"。[3]寒食:節名,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從 這一天起三天內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做寒食。[4]洗紅:洗去紅妝,這裏比喻雨摧落花。[5]滯:延留,耽擱。[6]霽(jì季):雨後轉睛。[7]忽騎者白紈而過:忽見穿白綢衫的人騎馬馳過。[8]光晃衣:綢衣上的白光晃人眼睛。[9]白其內者:穿着白色內衣的人。去表:脫去外套。[10]以面受花:用臉頰來承接樹上掉下的落花。[11]多者浮:臉上落花多的人飲酒。浮,飲酒。[12]少者歌:臉上落花少的人罰唱歌。[13]啜(chuò綽):喝。

——袁宏道《雨後遊六橋記》

自此,在中國文學史上就留下了“落花飲酒”的典故。這個典故還被成爲文學史上描寫春天最美的“意境”之一。

傾心追求心性自由

“近來識得袁宏道,喜從中來亂狂呼!” 林語堂

相比於世俗功名,袁宏道更傾心於追求心性自由。他曾在寫給徐渭的信中,提到間有四種人生觀:“有玩世,有出世,有諧世,有適世。”這其中的“適世”就是遵循內心,順應心性自然的人生態度,是袁宏道最讚賞的,也是他一直追求的。


因此,爲了獲得心靈的自由,他多次辭官。還爲此編造了五花八門的理由,比如身體生病,能力有限,回家奔喪等等,但都沒有成功。直到最後,因爲心靈被禁錮的太久,他真的生了一場大病,才辭官成功。

“我不願被生活所禁錮,我要帶着一顆虔誠的心追求自由。”袁宏道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心裏,跟自由相比,功名利祿都是浮雲。

卸任吳縣縣令後,袁宏道和好友陶望齡、方子公等人,一同遊歷了杭州、會稽蘭亭、天目山,黃山等衆多風景名勝區。


在自然山水的養潤下,他的心靈得到了釋放,爲官時的壓抑情緒被自然山水一掃而光。他曾在《湯鄖陸》中說:“湖水可以當藥,青山可以健脾。逍遙林莽,欹枕巖壑,便不知省卻多少參苓丸子矣。”


遊歷期間,他汲取山水的靈性“醫治”心病,又用自己閒適脫俗的情懷和放蕩不羈的胸襟把山水性格化,寫出一系列靈動優美的遊記散文。


這其中,有的描繪途中遇到的奇絕風景;有的記錄遊覽時的心情;有的書寫閒情雅緻,上面提到的《雨後遊六橋記》就是寫在這次遊歷期間。


這些遊記散文,後來被編製成書,取名《解脫集》。書中的文章,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質,即:

都表達了袁宏道對自然山水的無限熱愛,對無拘無束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對自我性情和悠然心境的自由揮發。

出於對自然的熱愛,袁宏道把散文寫到了“物我合一,情景相契”的高度。


骨灰級文藝範,超級文藝青年,會玩家

寫《湖心亭看雪》的張岱曾說:

“人無癖不可與交,足見其無深情也。”

歷來名士好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癖好(愛好,褒義)——

王羲之愛鵝,喜歡觀察描摹鵝的形態,並將鵝的神韻融入到書法創作之中;

蘇軾愛竹,宣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足”;

林和靖“梅妻鶴子”過一生,更是成爲傳奇……




袁宏道雖然生的比他們晚,但在“癖好”這方面,可着實是一個“高級玩家”。

他喜歡養花,爲此專門寫了一本《瓶史》,介紹瓶花養植和插花藝術。全書內、外篇加起來一共25篇,從花的品類到器具、水、土的選擇等,事無鉅細,一一進行了介紹。

因此,袁宏道不僅在當時引起一股“花癖”風潮,成爲當時“瓶花”界的名人;到如今依然被中國花道禪花門尊奉爲“祖師”。所著《瓶史》則被稱爲中國花藝的“開山之作”。


袁宏道的癖好可不是一枝獨秀,而是多枝競妍。 他不僅熱衷於養花,還精通品茶。


爲了品茶,他無所謂酷暑嚴冬,整日奔走在京城裏,選茶評水。他曾指出,沏茶的水要數西山碧雲寺、裂帛湖、龍王堂三個地方的最好,高粱橋一帶的水,因水質渾濁,不宜使用。


品茶之外,袁宏道又懂得“喝酒”,雖然他自己的酒量不怎麼樣,卻對喝酒研究的透徹。他還專門寫過一本叫做《觴政》的小冊子,來談喝酒的門道。


書裏不僅講了酒的文化、歷史,還對喝酒的人劃分了雅俗差別,甚至還對下酒菜進行了分類,點評好壞。真可謂連喫喝玩樂都講究的“高級玩家”。


如果是生在現在,先不說袁宏道在文學、仕途上的成就,就單憑他對這些癖好的用心,恐怕挑出任何一種,都能成爲那個領域的專家。結合他的這些事蹟,我突然領悟了什麼叫做“不努力連玩都玩不過人家!”。


近代思想家梁啓超曾說:“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 袁宏道之所以連喫喝玩樂都能整出名堂,一方面是因爲他專注用心,另一方面是因爲他涉獵廣泛,知識之間是融會貫通的,涉獵越廣泛,知識網便越強大。

這就啓發我們,無論做什麼事要專注投入,然後慢慢從一而多,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