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执,方得自在

当下的社会是个迷信趋利避害的社会,人们不能容忍哪怕一丁点不舒服、不满足、不方便,所以不停的寻找安慰辩解,并且相信能找到。

许多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繁荣,其实不尽然。

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著的东西更多了。

以前你可能只有一块手表舍不下,现在却有房子、车子、存款,时刻牵着你的心。

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就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次第花开》中,密宗修行人谈到自己生过4次大病后,通过每次对痛苦的不同体会观到了人们对痛苦的不同态度。

第1次是10岁左右出水痘,周围孩子很多都因这个病死掉了,那儿的人相信水痘出来之前喝水会危及性命,所以他连续几天喝不了水。

当他眼巴巴看着别人喝水,心里想:这个病快点好吧,好了就快乐了,一定要喝很多很多水。

第2次是十一二岁被火烧伤双腿,那时也没有条件定期换药,只能听任两条腿反复发炎流脓。

公社的兽医偶尔会来给他消炎,每次他都疼得喘不上来气,因为害怕兽医才忍着疼,不敢吭声。

但从不让其他人动他的伤口,两条腿烂了快一年,村里人都说他会成为瘸子,他却一点不在乎,只是担心自己会错过许多玩的机会。

等他稍能站起来,就立即瘸着腿出去玩耍了。

第3次生病是18岁在大学求学时,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让他虚弱不堪,突发的严重胃病一下把他击倒。

卧床半个月,情形越来越糟,那时他倒不担心自己就要死了,贫病交加,客死他乡并不可怕。

藏地每个修行人从踏上修行之路的第1天开始,就想好要远离家乡,去到无人之地,随时准备死在沟壑之中。

他唯一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珍贵的教法没有学。

第4次是在1990年,心脏病又一次把他推到死亡边缘,虽然那次抢救过来了,但心脏病从此与他结缘,时好时坏。

对于他这个普通修行人而言,疼痛给了他观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大好机会,让他真切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往往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死亡突然降临,说走就走,没有半点通融,再多的牵挂也得放下。

由自己的病痛,体会到他人的病痛,那个截肢的小伙子,拿头待宰的牦牛,那个在废墟里寻找孩子的母亲……他们不再疏离,痛苦原来是相通的,原本就是一个东西。

这四段经历可以代表人们对痛苦的4种态度:

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结束了就会一直幸福下去;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通向自由的路途。

关于如何看待痛苦,如何看待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对此,您有哪些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读书##悟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