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质》04 你不是你想像的

作者:唐布鲁斯·胡德(BruceHood)
译者:钱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结论:你不是你想像的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我们以为的可以自由自主控制的想法和选择,包括情感、道德,在无意识之中,都是被生物基础和环境所决定;在意识中,我们也常常有失控的感觉,我们的自控力很大程度上跟大脑前额叶的功能有关,即使我们努力的想要控制,但却往往在控制的过程中损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最终不能控制,自由意志就是一个自我的幻象。然而,即便如此,相信有自我意志的存在,会让我们更享受生活,也会跟周围的人有更好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去到最颠覆你的自我认知的洗脑旅程的第四站——你的个性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可能你会质疑,我是什么样我还不清楚吗?老规矩,先别急着反驳,先来看一看证据是什么,再去思考,你是否是你一直以为的那样,以及你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和别人都不一样。

02 被他人群体影响的自我

我们的旅程先从个性开始。你可能觉得你一直都是你,不管何时何地,你都是你。但完成我们个性的旅程后,你可能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已经不是你。

如果你对自己有所观察,一定会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下,你有非常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比如你独自一人与你当众演讲时,你独自完成一项任务,和你跟很多人一起参加拔河比赛时,你跟父母在一起与你跟伴侣在一起时,你工作时和你娱乐时,你的感受和行为都很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不一样呢?

大多数人应该都或多或少的记得小时候被伙伴戏弄或者是不能进入某个小团体的时候,心情是多么的痛苦和沮丧。这些痛苦和沮丧,以及上面的那些不一样,其实都是人内在的归属感的需要在作怪。

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总是十分关心他人的想法。我们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希望被所在的群体所接纳,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当我们被群体所排斥的时候,我们甚至会体验到一种心理上的死亡。正因为如此,校园霸凌造成了并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创伤。

一旦觉察到自己有被排斥的风险,我们就会进入高度警惕的状态,密切注意其他群体成员的互动方式,伺机重新融入这个圈子。为了增加重新被群体所接纳的可能性,遭到排斥的个体,更可能去模仿他人,答应请求,遵守规则,与人合作,或者是曲意逢迎,甚至做出种种平时他们根本就不会做的错事。这就是很多不合群、被排斥的中小学生会变得特别紧张不安,甚至为了大家的要求而铤而走险的原因。

如果连这些方法都无法挽回被排斥的局面,人就会改变策略,变得暴躁易怒。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在意他人是否欢迎自己,转而想要以各种方式来施加影响吸引注意力。通常来说受到社会排斥的人,助人倾向比较低,对人比较不友好,即使相处的对象并非是当初的罪魁祸首,他也会迁怒。许多校园杀人案的凶手,比如马加爵,均有被排斥的经历。

当然不是所有被排斥的人都会成为加害者,但是很多一直被排斥的人会产生疏离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们常会远离人群,日渐抑郁,甚至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我们需要归属感,所以我们会被情境,会被他人所影响,于是我们变得自己也不认识,已经不是你自己了。具体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机制又是怎么样的,下面,我们通过路西法效应和变色龙效应,具体来说一说。

03 路西法效应与变色龙效应

1)路西法效应:好人也会作恶

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的大屠杀是有很多普通士兵在操作的;在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年轻的红卫兵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有很多残忍的迫害,时至今日,当年许多残暴的红卫兵到现在都变成了慈祥的爷爷奶奶;再近一点,在2012年反日货的爱国游行示威活动中,一个21岁的泥瓦工在下班之后加入进来,把一个日系车主用U型锁砸成5级伤残,这个泥瓦工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家里的母亲也像平时的每一天一样,在等着他回家。这些做出暴行的,都是生活里面的普通人。细思极恐,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是生活里的普通人。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他们,让他们变成了恶人了?

听完这个实验你就明白了。这是心理学家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者让一批彼此并不认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计划时长为两个星期,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中进行,那里被布置为一个临时监狱。学生通过扔硬币的方式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狱卒,一组扮演囚犯,每人每天都会获得15美元的酬劳。

在斯坦福监狱,囚犯们被强行脱去所有的衣物,穿上囚衣,之后,身着制服,戴着镜面墨镜的狱卒出现了,当犯人想上厕所的时候,狱卒就会在他们的头上套上纸袋,剧组还给囚犯制定了的规章制度,他们必须一一牢记,否则就会遭到严惩。可怕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情况就开始恶化了,虽然狱卒并没有事先收到可以虐待囚犯的指令,但却开始自发的将种种残酷的折磨施加在囚犯身上,在这种独裁的高压的氛围中,囚犯们痛苦不堪,而狱卒们的残暴程度越来越高。

到了第6天,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了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为了保护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的让一个人性情大变。津巴多教授这种现象称为路西法效应,路西法原本是上帝宠爱的天使,而后堕落成为恶魔。路西法效应就证明了情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好人也会犯下暴行。

那路西法效应的原因在哪里呢?心理学家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人天生的想要去服从权威,取悦权威,也想要成为有权利让别人服从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护士明知道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有的上司只是暗示或者默许,下属却唯命是从,甚至变本加厉。因此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能抵挡住他人的影响,这纯属是自欺欺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沦为权威之下的傀儡。

现在,你还觉得自己的个性是稳定不变的吗?你还会一直是你相信的那个自己吗?

2)变色龙效应:人们在无意识中想要与他人一致

在上面的路西法效应中,人们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不认为自己应该对那些行为负责。而有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这一切都在暗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都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他人所左右。

你能回忆起上次你在人群中的一些忘我表现吗?如果你有参加一些现场的演唱会,或者是很多人在一起看的一场比赛,你就体验过不知不觉中跟大家一起做一样的行为,动作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你会自然而然的跟大家一起做,你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你变的跟群体一样。这种改变自身的行为,以便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被称作变色龙效应,因为变色龙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肤色,因此而命名。

这种变化并非刻意为之,我们对他人的模仿是自动完成的。可模仿的内容范围很广泛,从简单的体态,表情与手势,到言语与情绪复杂的行为模式,都在这一范围内。我们会受到来自他人的种种影响,自己却毫无觉察,这是什么原因呢?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模仿行为的产生是受一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影响。当人们观察其他人的动作的时候,镜像神经元被激活,由于这些镜像神经元本身也是执行那些动作的神经基础,所以动作的感知通过镜像神经元的激活,直接激活动作的执行,无意识的模仿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在另一个学实验中发现,如果你正在和两个人交谈,其中一个人一直在模仿你的肢体动作,而另一个人完全不模仿你,虽然你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模仿行为可能已经改变了你对两人的态度,你会对模仿你的人更有好感!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是容易去模仿。模仿能够增加相互作用者之间交往的频率,而交往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亲密感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喜欢。这一个无止境的循环能够使个体与他人很好的相互作用,促进彼此关系的融洽、和谐。

比如,有“夫妻相”的伴侣通常关系更加亲密;比如,当老师和学生之间具有更多共同姿势,他们之间的喜欢程度会更大,课堂的氛围也更加融洽和谐;再比如,在人员招聘中,如果应聘者模仿了面试官,那么模仿面试官的应聘者更可能被录用。

04 独一无二的个性也是幻像

上面说到的是自我是多变的,自我会根据他人、情境来变幻成不同的样子。既然如此多变,那么,至少自我是独一无二的吧?科学家说,不,你以为的独一无二的你也是一种幻象。 为什么?因为——

1)你的自传体记忆并不可靠

在我们成年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传体的记忆对自我感知起了关键作用,身体可以复制,但记忆却不行,正是因为记忆造就了独特的个体。可能有的人,会忍不住假设我们的自传体记忆都是精确的回忆,但是心理学中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人类的记忆并非是对过去事件的精确复制,记忆是被改造过的,就像故事一样。我们的记忆就像传声筒游戏,故事每被讲一次,就会有所变化。

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告诉孩子,他们曾经有一次在超市里面走丢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孩子们也可以对这个情景进行生动的回忆。在另外的一个对成年人的研究中,让他们看伪造的他们小时候乘坐热气球的照片,他们中有一半的人可以回忆起这个虚构的事件,并且能把它讲得很详细。

另外,我们的记忆是活跃的,当我们遇到相似的新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就会把他们编入已经存在的记忆中,这些记忆就会因新的经历而变形,我们总是在将此时此地与过去整合。所以记忆不是电脑的硬盘,也不是石板,他更像是一个永远在变化的肥料堆,最近储存的记忆会保留的更加细节化,结构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渐渐的分解,混入其他的经历中并被整合。回忆中很多线索会逐渐变得支离破碎,但我们倾向于认为,记忆是精确的,完整的,生动的。

2)巴纳姆效应:你以为的独特性格并不独特

当需要理解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就创作各种故事用来解释我们来自何处,在做什么,将去何方,在这种叙事模式中的故事,通常包含背景,奋斗,高潮,结局。有些人把自己看成是生活中受害者,被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所困扰,阻碍,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会把自己描述的跟这个角色定位相符合。而另外的一些人在讲述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最终战胜了困难,胜利走到了今日。

在建构故事时,我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意味着我们只会注意到那些我们认为与我们相关的事物。在人的一生中,这些个人的故事会被我们有意或无意的反复修改更新。自我建构的问题在于,我们可以用各种形式歪曲事实,以达到我们追求的效果,这被称为整体自尊。为了追求这种整体自尊,我们会压抑,扭曲或忽略生活中与理想自我不符合的负面部分。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拥有某种人格特质,我们就会选择性的讲述跟这种人格特质一致的事情,实际上我们还能够轻易的将自己概括为符合这种特质的人。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你听一听下面的这段叙述,是不是能描述你的性格呢?

你渴望被喜爱,被崇拜,同时也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拥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潜能,这些能力还没有以优点的形式发挥出来,虽然你有一些性格的缺陷,但大体而言你都能有效的进行弥补,你外表严肃自律,内心却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质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或对的事情,你追求多变的生活,当被困在重重束缚中时,会对现状十分不满,你以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傲,你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观点,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对方是正确的。你认为对别人过度坦率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你有的时候外向,友善,合群,有的时候内向,谨慎,缄默。你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你生命中最大的追求就是安全感。

刚刚的这段描述中,是不是有好多像跟你的状况相符合呢?你会不会有些奇怪,我怎么知道你的这么多特点呢?不是因为我知道你的状况,而是因为我讲的这些内容具有足够的概括性,因此适用于大多数人。人们常常会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巴纳姆效应。巴拉姆效应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因为算命先生很多时候说的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巴拉姆效应告诉我们,我们的个人故事也许并不如我们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独特。描述中包含了比较多的正面特质,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内在喜好,使这种效应尤其强烈,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比一般人幽默,聪明,漂亮,和善,但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都会沉醉在独特自我的幻象之中,即使这种独特性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小说,里面一个年轻的姑娘对一中年男人说:“你外表平静而克制,内心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我觉得这句话特适合撩汉——哪个男人没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呢?所以姑娘们,下次遇到你喜欢的男生,不妨把巴拉姆效应拿出来用用。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巴拉姆效应的错觉中呢?以诚待己,难道不比自欺欺人更好吗?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积极错觉,认为自己比绝大多数人都优秀,比绝大多数人都独特,在某种程度上会提升主观幸福感,因为他低估了缺点,高估了优点,用这种方式保护了我们的自尊,有了积极错觉,即使是在不能控制周边事态进程的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到自己具有足够的掌控力。这种错觉式的掌控感能够有效的减轻焦虑,在让我们盲目乐观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更能坚持,更加坚韧不拔。因为相信自己会成功,这种信念会促使你一直努力坚持下去,这种努力会让你在某些时候取得某些成就,而如果认为自己终会失败,更有可能在一开始就放弃了努力,那成功就更加遥不可及了。

这一讲我们谈到了你的个性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你以为的稳定个性是变化不定的,在我们身上可能会出现路西法效应、变色龙效应,我们可能从一个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变成坏人,也可能在无意识之中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是调整自己的观点。而且,你深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并非独特,因为不仅你的自传体记忆不可靠,而且根据巴纳姆效应,你以为独特的性格特点也不独特。所以说你对自我的个性的认知只是一个幻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