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人”是“這人類”的脊樑

題目: 《“這類人”是“這人類”的脊樑》

【夜花晨拾(12)】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10125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降下了“總統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蔣家王朝覆滅,新中國呼之欲出。19天后,1949年5月12日(農曆已丑年四年十五),膠東的一個小山村裏出生了一個男嬰,家人爲其取乳名“國昌”,後大號爲齊稼芾。

齊稼芾有一兄一姐、三妹一弟,兄弟姐妹共七人。其中,稼芾自幼脾氣暴烈,聰穎過人。

十歲左右時,家長讓孩子們推磨幹活。輪到稼芾時,他對兄弟姐妹說,“我來給你們講非常好的故事,你們替我推吧?”於是,稼芾繪聲繪色講故事,其他孩子一邊賣力幹活、一邊津津有味傾聽。有時孩子們越推越慢,稼芾就說,“快點幹!幹得慢了我可就不接着說了哈!”於是孩子們就趕緊加把勁。

很快,稼芾就把這種“勞心者治人而勞力者治於人”精神,推廣到了外邊。冬天,有大人告訴稼芾的父親,見到孩子們在田野裏拾草(以備家裏燒炕做飯),孩子們輪流到採石後留下的大坑裏休息、聽故事,而講故事者,正是稼芾。

稼芾上學後,一度“目中無人”,只跟幾個學習成績非常好的孩子結成小團伙,自視甚高,瞧不起其他“凡夫俗子”。但是社會很快就給了他當頭一棒。老師曾在班裏公開說,“齊稼芾和某某某兩人,我打包票他們能考上大學!”。要知道,1960年代裏,考上大學不亞於現在讀完博士後。但是那場浩劫來了。齊稼芾因爲階級成分原因,高中畢業時失去了考大學和當兵的機會。

稼芾高中畢業後,回到村裏當農民,很有走投無路的感覺。這個瞧不起“凡夫俗子”的少年,只能忍受與“凡夫俗子”爲伍,並眼看着“凡夫俗子”們一個又一個飛黃騰達。

不甘人後的稼芾,自強不息,爲謀出路,開始自學中醫。當時村裏沒有中醫,並且市面上的醫書也很少,稼芾只能四處蒐集舊書,回到家中一筆一劃抄寫,抄好之後再把原書奉還。這些工作,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因爲白天還要下地幹農活。那個時期,稼芾一夜一夜消耗的燈油量令父母心疼並嘆息。抄書所付辛勞,一想可知,一言難盡。

有了東一本西一本的手抄書,卻仍沒有名師指點。稼芾只能靠自己的領悟力,刻苦自學,把一些驗方背熟。當時國家對行醫並無嚴格規定,因此稼芾嘗試給人治病時,並無法律上的阻力。漸漸地,有了經稼芾治好的病例,稼芾的信心也日見增長。

鑑於小山村裏難以發展,加之聽聞闖東北或有機會一展拳腳,於是稼芾一咬牙,孤身前往黑龍江,在一個距離邊境僅兩三百公里的荒涼農村安了家。因醫術與人品受到稱讚,他被村裏指派到一所衛生學校,脫產學習了三年。這三年裏,稼芾如魚得水,如飢似渴,真正掌握了堅實的醫學知識體系。畢業時,因稼芾學術精良,有公立醫院向稼芾發出了邀請;但是考慮到自己一人工資根本不足以維持全家生活,稼芾只好忍痛拒絕,重新回到靠近邊境的小村子裏,埋頭繼續半農半醫的貧苦生活。這裏人煙稀少,患者更少,所以稼芾行醫務農之餘,要雜八雜八做各種活計,補貼家用。

19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腳步越邁越大,膠東人的日子不斷有起色。1988年,39歲的稼芾反覆權衡,決定舉家遷回膠東,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繼續行醫。此後,稼芾購買了最新的醫學書籍,繼續刻苦研讀,結合大量的治病經驗,水平突飛猛進,很快就小有名氣,常有幾十裏甚至幾百裏外的患者慕名而來,滿意而歸。曾有地區級城市的老闆,來與稼芾商討,邀他到城市裏行醫;但稼芾考慮到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不願獨自外出賺錢,於是婉言謝絕。

21世紀初,稼芾已年過半百。在醫療改革的洪流中,稼芾成了鄉鎮醫院的醫生;後來又在很不公平的閉卷考試中,他用天天早晨5點就起牀苦學的勤奮,最終在整個地區的閉卷考試中,名列前茅,獲得了進入城市行醫的資格(本縣市中近千名同類醫生中,唯有兩人獲此資格)。

稼芾六十多歲退休後,老母離世,在農村中再無大的牽掛。於是他如伏櫪的老驥,拿出十幾年前考試獲得的資格證,開始前往城市行醫,以慰那顆從年輕時就躍躍欲試的雄心。如今七十多歲的他,用患者的口碑和信任,證明了自己果然“寶刀不老”。

回頭看齊稼芾過去的這七十二年,令人感嘆。生不逢時者衆,其中總有一些人依靠不屈的意志、刻苦的勤奮,配之以睿智與仁德,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精彩的路。世界吻君以痛,君能否絕境而生、報之以歌?

世上本沒有路,但認準了目標和方向,用心用力走來走去,終能變成自己的路。世界需要能夠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的人,這類人,是這人類的脊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