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關於青春》

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這樣把我們的人生節點串聯起來。從在這個世界上出生,到最後與這個世界告別……我們終將是蛀蟲的食物,所以要抓緊生命此刻美好的時光。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裏寫:這一天我二十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喫 ,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

和他一樣,二十歲的我看着路邊的老榆樹,總透漏出耀眼的光;天邊時而玫瑰色,時而漸變色的晚霞,總是在場。

我最喜歡在傍晚睡一覺起牀,睡到好像天快黑又好像天剛剛亮,看着有些昏暗的房間閉上眼睛想這是早上還是晚上,於是迷迷糊糊地起牀,切一份水果端去桌上,陽光照進來告訴我這仍然是一天中燦爛的時光。

……


多青春啊,我們的黃金時代。不過,當這個念頭從我腦中一閃而過的時候,我已經沒有前一刻青春了。因爲青春的每一刻都稍縱即逝。

處在青春時期的人也是很難得覺得此刻的自己是青春的。留在記憶裏的大多是當時怎麼也排解不了煩惱,雖然現在回想起來早已經釋然,可那時候真讓人心慌意亂,回過頭看,那依舊是我們會懷念的美好時光。


在我二十歲青春期那一年,代表着青春的痘痘全程與我作伴。過完二十一歲生日,痘痘們纔不再成堆上門……青春痘,就是我青春期的煩惱……之一。

畢竟還是青春期,那時候保溫杯裏從沒想過泡枸杞,熬夜也有力氣,失戀還有哭的精力,有在學校風雨湖畔“豔遇”的粉色運氣,還有嘗試大膽新鮮的叛逆,連在上課路上偶遇心儀學長便偷偷開心一整天的那股傻里傻氣,也是很珍貴的。

而二十一歲以後,我的人生轉輪開始調到高速擋:考證、實習,在紛繁的人生選項裏尋找可能性,感情匱乏貧瘠,心態膠的像一潭化不開的水泥……


我已然經歷過的青春,怎麼說呢?

渾渾噩噩、洋洋灑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當我沉迷於雜七雜八的電影與小說之中的時候,那些讓我傾佩的學霸們,將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地傾倒在課本與參考書之間;當我在自己的世界裏散漫無事的時候時,那些伶俐清醒的大神們,已經撥開青春迷濛的皮,將熱情一股腦投進理想裏……同一個時間段,每個人推到上帝前的籌碼不一樣,回收的東西自然也不相同。不管如何,我們已經這樣走過來了。


22.3歲,和親愛的室友們吃了飯,走在街上,我們問彼此: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會在哪裏呀?又是人生下一段旅程了吧?

回想昨天我們還在爲了證明自己觀點與彼此爭論地面紅耳赤,今天她們笑笑當時的自己怎麼那麼不懂事;前年還因爲失戀流了好多眼淚,如今想想有點虧,因爲現在眼睛很疲憊,淚水如小珍珠般珍貴;曾經被自己在小本本上記錄下來的無病呻吟所感動,而今爲那些幼稚且誇大其詞的輕佻話語感到臉紅……

我們好像剛剛懂事,懂得珍惜彼此。可青春時期的相遇重逢,是交叉線,我們因某種際遇,只在中間一個點交錯,就要匆匆別離,分散沒入渺茫大化。人與人之間如此,人與過往時期的自己亦然。


我明白青春的轉瞬即逝,我接受青春的有得有失。可是望前方,迷霧茫茫,讓人心慌。

走在我前面的的那羣人,他們疲憊的身軀,自顧自的湧動在人羣,他們沒有自己的樣子,每個人臉頰兩邊只寫着“急”和“忙”兩個字;剛剛從我身旁走過的那夥人,他們青春時期特有的“自我”不在“滋滋”地響,就像火炭上被粘住的的一滴糖……

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會在不經意間脫去青春的外衣,和他們走在一起。


上學煩惱期末,上班擔憂明天。怎麼辦呢?青春期迷茫而充滿了不確定,不確定就說明還有無限的可能嘛。不如就像《圓桌派》中說的:把自己看作水,流到什麼形狀裏,我就是什麼。隨物賦形。

在隨波流動的過程中,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這樣想來,青春也不那麼壞,和談戀愛一樣,迷霧與難過都是一些甜蜜的負荷。


淡紫雙肩包,黑色齊肩發,眼睛還算清澈, 也說得上自由。還有時間看閒書,也經常犯小錯誤。

我問自己:“你年輕麼?”

“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22.4歲的我如是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