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鲁克林有颗树》笔记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自尊和女性成长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梦想。

文中充满着温暖、阳光、感动,弗兰西一家人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被作者娓娓道来,一家人生活清贫却互相关爱、理解,对生活从不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3年。

该小说讲述生活在美国贫民区布鲁克林的小女孩弗兰西,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不幸,同学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

她从贫困的家庭中艰难地成长,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朝梦想奋起直追,终于走出贫民窟,考上大学。该小说突出平凡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

内容简介

11岁的女孩弗兰西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和其他布鲁克林小孩一样,她和弟弟尼雷会在外面捡些布头、纸张、金属、橡胶等破烂,每逢周末,她就和弟弟一起去垃圾站卖掉他们捡来的垃圾,换得几枚硬币。她熟悉每一种废品的价格,也知道如何买到廉价的发霉面包。

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弗兰西天生喜欢读书,逮到什么读什么:经典作品她读,垃圾作品她也读,连时刻表和食品店的价目表她都读。

每周弗兰西都会请求图书管理员给她推荐一本好书,如果图书管理员能微笑一下,或是说句友善的话,弗兰西就很开心了。

她爱图书馆,也希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能让她钦佩,可惜图书管理员总想着别的事,不大喜欢小孩儿。

弗兰西一直想拥有一本书,实在不行抄写一本也行。她发誓长大后努力工作,好好存钱,将自己喜欢的书全都买下,这个想法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安慰。

每个周末,她都会拿着一本书,独自在家,边读书边快乐。

弗兰西的书读完的时候,爸爸也回来了,弗兰西一边帮爸爸熨衣服,一边和爸爸聊天。弗兰西的爸爸是个一无是处的歌手,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她还是很喜欢爸爸。

在她的眼里,爸爸帅气潇洒,比别人的爸爸都要优雅,风度翩翩。

弗兰西的妈妈靠擦洗地板和当看门人维持家用,她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好一点儿,她梦想着能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

她的外祖母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识,却建议弗兰西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讲述民间故事和童话,好让孩子虽然处于困境当中,也不至于沉沦。

弗兰西姐弟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却意外地拥有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弗兰西跟爸爸亲,跟妈妈疏远,但最了解女儿的,却恰恰是这位母亲。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几乎要死掉的时候,母亲吐露了心声,说儿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如果停他的学,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而弗兰西不一样,她会拼,会斗,她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天堂树。

弗兰西在艰辛的生活中品味着成长的种种无奈:家境的贫穷、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不公……然而她始终像那棵长在水泥地里的树,奋力成长,坚韧不拔。

弗兰西带着自己的梦想,从书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几经周折,她终于得以进入大学的校门,离开了熟悉的故乡。

创作背景

作为20世纪早期的德裔移民后代,史密斯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因为家境贫寒,她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艰辛,十四岁便辍学去帮助母亲维持家庭生计,做过小工、“花枝工”、收银员等诸多工作。

这段苦难的经历后来被她记录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小说主人公的生活,正是基于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的。

早年,史密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与第一任丈夫分手后,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

一个雨夜,去杂货店准备买本平装书来打发睡前时光的史密斯,发现了一本左拉的书,回想起他曾说过:

所谓充实的生活,就是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

那一刻,四周寂静下来,她想:自己养大了孩子,种过一棵树,接下来该写一本书了。

1941年,史密斯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两年后,《布鲁克林有棵树》出版。

人物介绍

弗兰西·诺兰

小说主人公,爱尔兰—德裔小女孩,出生于一个普通、清贫的家庭。父亲性情温和、多才多艺,深爱着女儿,却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母亲坚强、精明、勤俭持家,却将大部分的爱倾注在弗兰西弟弟的身上。

他们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生活虽然艰苦,但母亲的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深深地影响了弗兰西,她始终抱着坚强的生存意愿,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几经周折终于迈入大学校门。

最后她即将离开故乡时,从小生活其间的布鲁克林已经扎根在她心里。

玛丽

祖母玛丽是一位聪慧和善的女性,她虽然一字不识,却知道一千多个民间故事传说,“她知道人类所有可怜的弱点,也知道各种残酷的力量”。

文化知识的欠缺丝毫不会减弱她对孩子的疼爱,丈夫使用德语进行打骂,面对暴怒的丈夫她选择谦卑隐忍,为了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特意嘱咐孩子不要接触德语。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在成长小说中,常被突出的是主人公在接受教育和完成各种考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对社会、道德、情感和自我的认知,逐渐发现或接受自我身份和生活现实,最终达到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

显然,《布鲁克林有棵树》有些例外,生存的本能释放,弗兰西选择的是承担,而不是逃避。

弗兰西当时还没有接受校园教育,她身上承担的气质来自于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父母,也来自于贫弱的社会环境。

平缓的节奏贯穿了小说始终,字里行间没有对现实的抱怨,没有不满和愤礴的气息,有的只是对于现实的乐观应对。

弗兰西乃至整个家庭都在为生活得更富有而承担着来自于贫困生活的考验,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承担他们的生活。

弗兰西承担了那个穷困时代不可避免的生活磨砺,幼小的年纪和坚韧的性格,让人读起来心涌感动。

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布鲁克林有棵树》关注于小说人物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回归于人的本我和生命存在的客观本身。

困境时代的生活该如何面对,该怎样生活,弗兰西已经给出了诠释,平平淡淡,坦然面对,没有虚妄,踏踏实实,执著追求自己的梦想。

艺术特色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节奏平顺舒缓,没有大的波澜起伏,平淡到毫不出奇,但是文字把握上简单、一点也不花哨。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的书名一语双关:

一方面指书中提到的天堂树,这种树是唯一能在水泥地里长出来的树。不管它的种子落到什么地方,它都会长出一棵树来,向着天空努力地生长。

另一方面象征着主人公弗兰西所具备的一种精神,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


原文摘录: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人老了并不是多大的悲剧。除非世界上就他这么一个老人,那样的话,人老就是悲剧。可是他还有别的老人陪他。老年人并不是不开心。我们想要的东西,他们不想了。他们只想暖和,想有口软软的东西吃,然后在一起回忆往事。

所谓充实的生活,便是“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

想象力是无价的。孩子得有一个隐秘的世界,里头住着从来不存在的东西。她得相信,这很重要。她先得相信这些不属于人世的东西。这样一来,等世道艰难了,孩子就可以回去,住到想象里头。

我想紧紧拥住某个人。我需要的不止是这样的拥抱。我需要有人来理解我此时的感受。理解应该是这种拥抱的一部分。

人接受教育也包括适应新环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