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5个超融合合基础设施用例

对于超融合基础设施部署来说,工作负载已经成熟。其中包括虚拟服务器和台式机、SME/远程办公室、Kubernetes以及分析和机器学习。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提供了简化IT基础设施的承诺,并具有轻松增长的能力。它通过将计算和存储结合在一个平台或节点中来实现这一点,该平台或节点可以以横向扩展的方式构建到集群中。

购买者可以直接从供应商那里挑选现成的超融合节点(作为一个硬件和软件包),或者使用商品硬件和HCI软件构建自己的节点。

Gartner将“超融合基础设施”定义为“一类横向扩展的软件集成基础设施,它采用模块化方法在标准硬件上实现计算、网络和存储,利用统一管理下的分布式水平构建块”。

实际上,部署HCI越来越意味着软件优先(利用低成本的商品设备)的方法。但是一些性能更高的用例仍然倾向于集成硬件,这通常会带来更高的成本。

随着市场上基于软件和硬件的选择越来越多,HCI可以用于广泛的用例,包括不适合新硬件的应用程序。

以下是值得关注的五个HCI用例。

一、虚拟化

虚拟服务器和虚拟桌面是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关键用例。软件超融合的供应商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

HCI提供了更紧密的集成和更容易的管理,而不是围绕单独的组件构建的系统。

VMWare是目前最大的软件超融合供应商器,其系统基于其vSAN存储软件。Nutanix、OpenStack和Red Hat也活跃在HCI虚拟化领域。

虚拟化也是基于硬件的HCI的一个用例,特别是对于性能敏感的应用程序,以及有机会部署新硬件的地方。但基于硬件的超融合也在桌面虚拟化(VDI)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VDI可以从计算、存储和网络之间的紧密连接中获益,尤其是易于部署和管理。在新构建的部署中尤其如此。新的专用基础设施比将HCI改造到现有服务器基础设施及其替代的台式机上更容易管理。

然而,IT部门应该确保将来能够将VDI镜像移植到其他供应商的系统中。

二、中小企业和远程办公室

超融合为组织改进远程和分支机构IT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专用的、集成的硬件在装备远程办公室时很昂贵。但供应商意识到,在小型、偏远地区,易于管理有着潜在市场。像HPE和Nutanix,以及思科,都在这个领域提供产品,而且成本正在下降。

HCI适用于没有本地IT团队的环境——单一供应商方法消除了处理多种硬件类型的需要,HCI是为远程管理而构建的。供应商还可以预先配置系统,因此IT团队需要支持的构建更少。

IT支持服务可以使用HCI的部署和管理工具远程运行小型公司的基础设施。这同样适用于运行自己数据中心的中小型企业(SME),其中“超融合”允许从一个接口管理所有组件。

中小企业对一些可能影响HCI硬件的性能问题也不太敏感,更看重易用性。企业或其IT承包商可以将本地超融合系统与基于云的资源集成起来,用于备份、恢复和归档。

Gartner指出,边缘计算也是HCI的一个不断增长的应用。

三、容器和Kubernetes

容器天然适合于HCI,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因为容器不需要管理程序,所以它们可以直接使用底层操作系统和硬件。

迁移到HCI进一步简化了基础设施。最常见的容器编排器Kubernetes运行在Linux上。每个应用程序都在各自的容器中运行,并共享主机服务器的资源。

Gigaom分析师Enrico Signoretti表示,企业既可以为Kubernetes部署专用的HCI基础设施,如Nutanix或Diamanti(为Kubernetes优化的平台),也可以使用混合模式。VMware在其管理程序中支持Kubernetes。

Signoretti指出,HCI在虚拟化方面发挥良好作用的许多原因同样适用于容器。容器简化了虚拟化,HCI简化了硬件。

戴尔EMC还在其VxRail系统上为Kubernetes提供了一个定制的平台,而微软正在Azure Stack HCI上开发其azurekubernetes服务(AKS)。这为基于Azure云的AKS平台提供了一个内部部署替代方案,用于组织因为性能或数据合规性而不使用云的用例。

四、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对于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HCI的驱动力来自于快速部署和通过添加节点进行扩展的能力。

IT组成部分紧密耦合,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而超融合软件的节点方法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应用程序中效果良好,在这些应用程序中,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通常需要一起增长以避免瓶颈。

很少有机器学习或高级分析系统是静态的。通常,它们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增长,并不断提供新的数据。由于HCI的设计目标是可扩展的,它能够处理不断增长的数据量,以及计算和网络密集型的新发展(如流式分析)。

同时,像Hadoop这样的技术是为分布式环境而设计的,并适用于节点而不是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孤岛。

五、备份和灾难恢复

在某些方面,HCI用于备份是最简单的用例。它所需要的只是加入第二个超融合系统来实现冗余和数据复制。HCI足够灵活,可以在站点、辅助站点或故障转移站点或云中支持备份和灾难恢复系统。

但是,HCI不是一个以存储为中心的备份或归档系统。如果需求仅仅是复制数据,那么其他平台将更具成本效益。HCI的优势之一是它的“机箱中的系统”方法。由于计算、存储和网络集中在一个地方,并且内置了对虚拟化和容器的支持,超融合是使企业恢复在线的更快方法之一。

供应商意识到了这一点,HPE的简单性、Cohereity在HCI上的二级存储产品以及Nutanix都提供了选择。像Cohereity这样的供应商正在走得更远,并在其HCI平台上建立归档。

为什么是HCI?它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架构,尤其是现在企业可以通过软件来部署它以重用现有资产,并将其与云集成。而且,随着供应商开发他们的产品并提高传统虚拟化、运行传统和容器工作负载的能力,超融合可能会变得更加主流。

原文链接:

Five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use cases to watch (computerweekly.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