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旷世奇才:大学弃医丛数,仅用20年就独立发明了温度计、军事罗盘、天文望远镜,后半生双目失明还能写出惊人科学著作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传说,在崇尚绝对权威的中世纪里,有这么一位敢于质疑权威的年轻人。

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

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而这位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弃医从数 成为最年轻的教授

1564年,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的落魄贵族之家。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但只有三个孩子幸存下来。

 

他是家中老大,懂事的他,经常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其中老幺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鲁特琴手、作曲家。

话说伽利略·伽利雷的拗口名字是根据他的祖先伽利略·博尼图来命名的。而他的祖先生前是佛罗伦萨医生、大学教授、政治家。

他的父亲是著名的鲁特琴手、作曲家和乐理学者。他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父亲的音乐细胞,也成为了一位灵巧的鲁特琴手。

最重要的是,他还继承了父亲对现有权威的怀疑态度、对时间或韵律周期的好奇,这对他未来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八岁时,他和家人搬到了佛罗伦萨,他开始在修道院接受教育,长大后成为了虔诚的天主教徒。

在修道院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吸引着伽利略未来想要当一名传教士,造福普罗大众。

然而,美好的梦想却被他爹扼杀在摇篮里了。

他爹表示强烈反对,反而让他去比萨大学学医。

一来继承祖先的医师职位光耀门庭,二来他爹已饱经沧桑,混口饭吃不容易,不希望伽利略陷入“贫穷循环”。

但是,奈何他对医学实在是感冒不起来,上医学课总是心不在焉,反而经常花心思旁听数学课和自然哲学课。

传说某一天,在他上医学课时,他突然开小差,擡头仰望,吊灯的摇摆晃动吸引住了他。

于是他灵机一动,他用右手按着左腕的脉,计算着吊灯摆动一次脉搏跳动的次数,以此计算吊灯摆动的时间。

经过计算后,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不论吊灯摇摆的圆弧大小如何,它们的周期时长都是相同的。

这让他脑子突然炸开了锅,疯狂跑回家中,他建立了两个等长的木球,一个摆着一个大摆,另一个摆着一个小摆,发现摆动周期都是一样的。

直到一百多年后,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利用曲线摆动原理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摆钟。

惠更斯发明的游丝摆轮系统的绘图

估计伽利略都没想到,偶然的一次科学发现,竟然能使后人从中获取灵感发明物件。

偶然一次机会,他听了宫廷数学家玛窦·利奇的关于欧几里得数学课。

伽利略被利奇的超群智慧和渊博的学识深深打败了,成为了利奇的忠实听众和小徒弟。

接连不断的科学发现与相遇,从此激发了他内心想要探索科学奥妙的决心。

1583年,他鼓起勇气跟父亲说弃医丛数,父亲却固执己见,执意让他学医。

然而,伽利略为了追逐数学梦,只好拜托恳请数学家利奇劝服他的父亲让他学数。

几番口水轰炸下,最终他的父亲作出妥协,同意伽利略放弃医学位转攻数学。

两年后,他离开比萨大学,没有获得文凭,只好做家教为生。一边赚点小钱补贴家用,一边深入研究奇妙的数学世界。

1586年夏天,伽利略设计了一个温度测量器(温度计的前身),并出版了小册子,上面还记录了他设计发明的液压秤,这使他一下子获得学术界的关注。

两年后,伽利略受邀在佛罗伦萨学院讲授关于地狱的尺寸和位置的著名演讲。

不到一年,凭借先前惊人的表现和他人的大力推荐,25岁的他被任命为比萨大学的数学主任。

这位年轻的数学家重返母校当老师,回到梦想开始地方,受众人赞誉,成为母校风云人物。

发表惊人旷世之作

令人可惜的是,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教学不到两年后,他突然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由于他是家中长子,只能扛起家庭重担,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经济支持,尤其是为他的两个妹妹提供嫁妆费用。

然而,在比萨担任数学教授的薪水不高,因此他不得不赶紧寻找更高薪水的职位。

虽然这一下子让他不知所措,但好在他人脉广。

1592年,在朋友建议下,他被任命为威尼斯帕多瓦大学终身制数学教授,最关键的是薪水是他在比萨的三倍。

这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为后期职业生涯大计做好了打算。

安顿好自己的工作和家事后,在担任教授期间的他开启了一段隐蔽的恋爱模式。

然而,他的这段风流韵事,曾被人们议论纷纷。

因为他作为一名忠实的天主教徒,违反了天主教禁忌:结婚前不可偷生小孩。

他跟一位威尼斯女人玛丽亚建立了长期恋爱非婚姻的关系,而且他们竟然还生下了三个私生子女。

但是一想,毕竟伽利略并非神仙,也只是一介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而已。

但是他一直坚持将三个孩子养大成人:长女弗吉尼亚,二女利维亚,小弟温琴佐。

但是,后续麻烦的事情接连不断。

由于他的两位女儿是私生的,所以他担心女儿会嫁不出去。在当时,这种情况只能由高昂的嫁妆来弥补。

顿时,这让伽利略感到非常头疼。毕竟,他的两个姐姐都曾在这个问题上都给他带来不少的麻烦。

后来他左思右想,想出了个下下策:让女儿出家当尼姑?NONONO!他把两位女儿送进了修道院当修女度过余生。

在安顿好子女的后半生,了却一桩心事之后,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科学事业上。

1592年到1610年间,伽利略在基础性纯科学(如运动学和天文学)与应用科学(如材料力学、望远镜改良)上都有重大突破。

此外,他也有许多其他兴趣爱好,如研究占星术,这在当时是数学与天文学的交叉学科。

1597年,他收到了开普勒寄来了的《神秘的宇宙》,随后伽利略在致开普勒的信中阐述了他对日心说的主张。

开普勒

1600年,越来越多科学家倾向于日心学说,罗马天主教见势不妙。

于是将哥白尼体系的支持者布鲁诺判处异端并且狠下毒手,当众活活烧死了他,杀鸡儆猴。

消息一传,众多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都惊呆了。

为了免遭其害,他决定暂时宣扬日心说,专心投入其他方向的科研。

1609年5月,伽利略收到了朋友保罗的来信,并告诉他关于有位荷兰人在威尼斯展示望远镜的故事。

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喜欢研究占星术的他,心想既然可用望远镜看远处的事物,那我何尝不做个更厉害的望远镜来看星星呢?

1610年,他决定动手制造望远镜,经过几次改良后,终于发明了全世界第一个天文望远镜。

同年5月,他出版了《星空信使》,书中描述了他用望远镜所做的天文发现:

发现月球环形山,木星上的四颗卫星,金星水星的盈亏,遥远的海王星,活跃的太阳黑子以及超新星彗星等宇宙物质。

这项工作引起了很大轰动,因为他从中获取了更多支撑日心说的证据了。

于是,伽利略经常写信给他的学生卡斯特利探讨哥白尼日心说。

为真理而战 在所不惜

然而,人红是非多。

伽利略在佛罗伦萨有几个反对者,偷偷把《给卡斯特利的信》的副本寄给罗马宗教裁判所,举报伽利略涉嫌推翻关于宇宙结构的基督教信仰。

 

幸运的是,经天主教会检查后,认定不追究伽利略。

 

因为他们并没有发现大量煽动性的内容,认为伽利略只是纯粹研究数学理论,并无私心诋毁宗教信仰。

 

于是,1616年伽利略写了一封给大公爵夫人的信,该信大力抨击了亚里斯多德的信徒。

 

然而,这一次就没有那么走运了,这封信很快就传到了罗马教廷那儿。

 

经罗马教廷讨论后,一致同意后向世人公开,禁止任何人宣扬哥白尼学说,这成为了当时著名的“1616禁令”。

 

后来,伽利略的崇拜者巴贝里尼当选为乌尔伯八世教皇,经常邀请他参加教皇听众会议。

 

正因如此,渐渐地他产生了一种错觉:有了小迷弟教皇为我撑腰,老子就可以大胆开口宣扬日心说。

 

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坚信:“如果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那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1630年,他出版了《关于世界两个主要制度的对话-托勒密和哥白尼》,竟然触碰了宗教的敏感神经。

 

1633年,罗马教廷特地召集古稀之年的伽利略接受审判,经裁决他被禁止出售该书。

 

同时,由于他违反了1616禁令,被判处终身软禁,在锡耶纳大主教的监视下生活。

 

五年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仅双目失明,还得了严重的疝气和失眠,因此他被准许回到佛罗伦萨接受治疗。

 

回到家中,交由他的女儿弗吉尼亚照顾。

 

然而不到一年,他的女儿因病去世,这使他遭受了沉重打击。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的小宇宙再次爆发。

 

在被软禁期间,伽利略致力于完成他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两种新科学》,并总结了过去40年中所做的一切工作。

 

这两个新科学今天被叫做运动学和材料力学。伽利略还因此被爱因斯坦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名声大噪,伽利略的来访者源源不断,直到1642年为止。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在经历高烧与心悸后不幸离开人间,享年78岁。

 

最惨的是,由于伽利略的“有强烈异端嫌疑”之判决,他被葬在教堂隔壁的小屋旁。

 

后来1737年,伽利略的纪念碑被重新树立,他的遗体被改葬在圣殿。

 

1992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表了一份声明承认教会对伽利略在科学的错误判决。

 

生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饱受屈辱,死后才被重新洗刷冤屈,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众多光环头衔。

 

他的一生真实写照,也是应了那句话:“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写在最后

用数学理解世间万物,用理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所以,超模君为大家准备了《数学之旅》!

在娱乐的同时,通俗易懂的感受数学之美,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开启你的数学之旅吧!

《数学之旅 · 闪耀人类的54位数学家》

 数学艺术礼盒

指导价219

新春价139

+1元就送一沓红包

慢一秒,就容易抢不到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超模君每周分享来袭

????????????

“整整600页!国家奥数教头主编教材

扫描上方二维码

回复“600”领取资料全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