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統一日誌框架,日均TB級數據解析30分鐘內搞定

​作者介紹

英明,攜程數據研發專家,負責支付離線數據倉庫建設及BI業務需求,對並行計算、大數據處理及建模等有濃厚興趣。

 

一、背景

 

支付中心作爲攜程集團公共部門,主要負責的業務包括交易、實名綁卡、賬戶、收單等,由於涉及到交易相關的資金流轉以及用戶實名認證,部分用戶操作環節的中間數據應內控/審計要求需要長時間保存。當前研發應用多,日誌量大、格式各異,對於日誌的存儲和使用產生較大的挑戰,故支付數據與研發團隊羣策羣力,共同開發了一套統一日誌框架。

 

二、總體架構圖

 

 

核心模塊包括:日誌生產、日誌採集、日誌解析,其中調用流程如下:

 

1)研發應用/服務接入基於log4j2擴展的統一日誌組件,將日誌拋送至kafka。

 

2)週期性啓動消費kafka topic的camus job將日誌寫入hdfs。

 

3)T+1啓動MR job讀取camus寫入的hdfs內容並load到hive表。

 

三、日誌生產-統一日誌組件

 

 

支付研發基於log4j2自定義了多個Appender,將應用日誌以服務調用形式拋送至kafka,並被log_process_service 服務統一處理並提交至攜程常用基礎日誌框架如:CLOG、CAT、ES,各應用無需關心公司日誌框架,統一由日誌平臺處理。

 

其優點:

 

  • 不同日誌框架對應着不同的Appender,方便進行日誌框架接入的擴展;

  • 採用AOP編程,對於接入的業務侵入性小,接入簡單;

  • 定義了豐富的java註解,便於日誌配置化輸出,其中可打印日誌包括但不限於:類名、方法名、方法入參、返回值、異常等,支持敏感字段脫敏。

 

存在的問題:

 

  • 日誌格式不規範:研發應用數百個,研發人員較多,日誌格式差異大,給數據分析和使用帶來巨大挑戰;

  • 存儲時長短:當前公司在線CLOG存儲系統只能查詢最近幾天數據、ES保存稍長一段時間數據且不支持批量查詢,基礎離線CLOG hive表由於數據量巨大,僅能做到T+2,無法滿足T+1的報表需求。

 

故支付數據團隊在研發團隊統一日誌組件的基礎上,結合數據分析和數據存儲生命週期開發了統一日誌框架。

 

1、統一日誌-埋點設計  

 

支付研發團隊負責數百個服務或應用,支持的業務包括:路由、鑑權、免密、卡服務、訂單、錢包實名、電子支付等,不同的業務又可拆分app、h5、online、offline等項目,整合這些數據是個極大的挑戰。如果各系統研發埋點任意指定,會給BI數據分析帶來極大的困難,數據分析準確性難以得到保障,故支付數據基於業務特點定義了一套統一日誌埋點規範。

 

字段定義主要是基於日常分析需求,致力於簡化數據的使用,故總體原則爲json形式,當前原始日誌有兩部分組成:tag/message,其中tag數據結構爲Map,關鍵數據一般是通過tag內的數據進行檢索,明細數據通過message進行檢索,tag與message的組成格式爲:[[$tag]]$message,目前標準字段包括兩類:規範性字段和通用性字段。

 

1)規範性字段格式

 

規範性字段需要應用研發一定程度的參與,提供符合字段命名的類和方法。部分字段名稱及定義如下: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描述
serviceName string 調用服務名稱
tag Map keyvalue信息
message string 原始日誌
request string 接口請求參數
response string 接口返回值
requesttime string 日誌請求時間
responsetime string 日誌請求時間

 

其中tag可以靈活填充,主要擴展字段如下:

 

名稱 字段類型 描述
version string app版本號
plat string 平臺信息
refno string 流水號

 

2)通用字段格式

 

日誌框架能夠自動獲取屬性,無需研發編碼,即可打印。

 

字段名稱 字段類型 描述
applicationid string 攜程應用唯一識別號
logtime string 日誌生成時間

 

2、分區/分桶字段的定義  

 

當前離線數據分析基於hive引擎,hive的分區分桶設計極大的影響了查詢性能,特別是在日誌量巨大的場景下,分區字段的選擇尤爲關鍵。如:用戶進入支付收銀臺可能會有上百個場景,而每種場景下會有多次服務調用,其中不同場景下服務調用頻率差異很大,佔用的空間差異也較大,故針對每種場景分配一個唯一的場景號,通過場景號進行分區,可以高效的進行數據分析,而過多的分區也可能導致較多的小文件,對hadoop namenode產生較大的影響,此時結合分桶能夠達到優化查詢效率且避免分區無限制野蠻增長產生衆多過多小文件的問題。

 

四、日誌採集

 

 

日誌採集框架基於LinkedIn的開源項目Camus,Camus使用MapReduce讀取kafka數據然後寫入hdfs,由於無reduce階端,所有數據處理及寫入都在Map側,很少會發生數據傾斜,Camus具有接入簡單,方便擴展,故我們進行了二次開發,以滿足當前業務的需要:

 

  • 自定義decoder/partitioner,原生的decoder/partitioner支持的hdfs落地路徑主要基於日期,較爲粗糙,無法適應業務的需要。故自定義decoder 抽取原始日誌分區字段,然後代入partitioner中,生成具有業務含義的hdfs輸出路徑,爲特定時間範圍數據回刷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

     

  • 自定義provider,原生的StringRecordWriterProver僅支持text文件方式落地,佔用空間大、壓縮後無法並行切分,容易錯列錯行,而orc格式數據,有效的節約了hdfs佔用空間,查詢效率高且可以切分,有利於日誌解析job的高效執行。其中在配置Camus job過程中需要關注如下問題:

 

1、camus 任務執行  

 

  • 執行頻率設置

 

The earliest offset was found to be more than the current offset

 

由於kafka消息保存天數有限和單個分區size有限(Server 配置:log.retention.bytes),攜程側爲3天和10G,如果camus同步kafka頻率較低時,可能會出現數據丟失,故需要根據日誌量大小,設置camus 調度任務的執行頻率,防止數據丟失。

 

  • 任務重疊執行

Error: java.io.IOException: target exists.the file size(614490 vs 616553) is not the same.

 

camus從kafka 讀取數據,任務要以單例形式執行,任務執行完成後纔會更新kafka的offset,若一個任務執行了多次,就會導致數據大小無法對齊,此時需要刪除配置路徑下的所有數據後重新啓動任務,即可完成修復。

 

2、如何控制camus落地文件的大小  

 

當kafka各partition數據寫入量不平衡時,由於各partition會寫入一個hdfs文件中,如果研發日誌集中寫入kafka某個partition,會導致這個partition對應的hdfs文件佔用空間特別大,如果恰巧這個文件是不可切分的,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只有一個線程去解析這個大文件,降低了數據讀寫的併發度,拉長了數據解析時間,遇到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是:

 

  • 臨時解決方案:研發日誌分散寫入kafka partition,不要導致某類數據集中寫入一個partition;

  • 高效解決方案:數據側採用可切分的輸入格式,進行數據切分。

 

3、寫入orc文件格式注意事項  

 

  • orc寫入timeout

 

AttemptID:attempt_1587545556983_2611216_m_000001_0 Timed out after 600 secs

 

orc文件寫入速度較text文件會慢很多,如果同時寫入的的文件較多或者內存回收佔用時間較長,會導致map方法在600秒內沒有讀、寫或狀態更新,job會被嘗試終結,解決方法是調高默認的task超時時間,由10分鐘調高到20分鐘。

 

 

mapreduce.task.timeout=1200000

 

  • OOM 內存溢出

 

beyond physical memory limits. Current usage: 2.5 GB of 2.5 GB physical memory used; 4.2 GB of 5.3 GB virtual memory used. Killing container.

 

在orc寫文件的時候如果出行較多的OOM,此時需要加大map執行的內存。

 

 

mapreduce.map.memory.mb=8096

mapreduce.map.java.opts=-Xmx6000m

 

五、統一日誌-解析

 

 

鑑於日誌解析工作主要集中在MapReduce的Map側,而Map側通過參數調整能夠很容易控制map的個數,以提高數據解析的併發度,MapReduce主要分爲:intputformat、map、shuffle、reduce等幾個核心階段,通過優化各階段的執行時間,可以顯著提高日誌解析的速度。

 

1、inputsplit優化  

 

MR job中影響map的個數主要有:

 

  • 文件個數:如果不採用CombineFileInputFormat,那麼不會進行小文件合併,每個文件至少有一個map處理,當小文件太多時,頻繁啓動和回收線程也會對性能產生影響,同時對集羣其它job資源分配產生影響;

  • 文件屬性:當文件較大且可切分時,系統會生成多個map處理大文件,inputsplit塊按照MR最小單元進行文件切割(split),並且一個split對應一個MapTask。

 

前期日誌解析程序的性能較高,一天的全量日誌解析約25分鐘,中間有段時間任務執行時間從25分鐘延遲到4個小時,原因是研發將大量訂單號爲空的日誌寫入到指定的partition中,日誌量巨大,導致其中少量map在讀取大文件時執行時間特別長。

 

經過分析發現text+snappy 文件無法切分,只能夠被一個map處理,將camus落地數據格式從text+snappy換爲orc+snappy格式,同時開發了支持orc文件格式的CombineFileInputFormat,既減少了小文件對hadoop計算資源果斷的佔用也提高了job的併發程度。

 

2、shuffle優化  

 

使map的輸出能夠更加均勻的映射到reduce側,由於默認的分區策略是對map的輸出key hash取reduce個數的模,容易導致數據傾斜,解決辦法是在key上面增加時間戳或者重寫partition函數。

 

3、批量日誌解析  

 

當前MR的輸出會作爲hive外表的數據源,hive表會按照業務過程進行分區,所有數據的解析結果路徑爲:日期+業務過程,而業務過程可能有數百個,採用了MultipleInputs/MultipleOutputs 能夠在一個mapreduce job中實現多輸入多輸出的功能,以適應業務自定義解析,並歸一化後統一拋送到reduce側。

 

1)空文件生產

 

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生成衆多臨時小文件及生成size 爲0的小文件,增加了hdfs namenode內存壓力,同時空文件也會導致spark表查詢失敗,可通過LazyOutputFormat進行修復。

 

2)文件重複創建

 

MultipleOutputs輸出文件一般以name-r-nnnnn的格式進行命名,其中name與程序指定的文件名有關,nnnnn表示reduce任務號。在處理數據較多時,可能會存在reduce側反覆創建已存在的文件,導致任務長時間運行而不能成功,中間生成了大量小文件,對hadoop namenode產生較大壓力,影響整個集羣響應時間。

 

解決方案爲:在reduce側進行數據寫入時,需要對exception進行捕捉,一旦出現數據寫入exception,即將對應的寫入reduce文件刪除並終止程序,由於MR支持高可用,當一個reduce taks 失敗後會自動重試,重試一定次數依然不能夠成功就會導致整個任務失敗,每次重試避免了不停的重複創建已存在的文件,引起NN響應時間極速下降。

 

 

 

3)reduce個數調整

 

目前日誌解析的reduce側主要用於orc數據寫入,當reduce個數較少時,會導致reduce內存溢出,而reduce個數較多時,可能會導致非常多的小文件且佔用集羣過多資源,可以通過計算map側輸入文件的個數及總佔用空間,動態計算需要的reduce個數,以達到合理利用資源的目的。

 

六、日誌治理

 

日誌落地導致的一個問題是存儲空間增長迅速,當前支付中心日均新增ORC壓縮原始數據量TB級別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支付數據側根據研發、產品的需求對不同類型日誌進行分級,對於不同類別的日誌設置不同的存儲週期,主要劃分爲:研發排障日誌、審計日誌、數據分析日誌等;同時在camus將日誌寫入hdfs時,由於按照業務分區進行落地,導致生成了大量小文件,需要對這些小文件進行合併並且設置TTL,避免對hadoop namenode產生較大的影響。

 

七、總結與展望

 

目前日均TB級數據解析時間在30分鐘內完成,後期計劃將日誌系統導入clickhouse等對實時要求高的場景共運營使用,以支持業務精細化運營和分析。

 

作者丨英明 來源丨公衆號:攜程技術(ID:ctriptech) dbaplus社羣歡迎廣大技術人員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