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气球Loon宣告失败:Google又少了一个梦想

西雅图IT圈:seattleit

【今日作者】Dexter

读书巨慢理事会会长

在成为养老院之前,Google也是有梦想的。

Google一直以来被人向往的原因之一,就是鼓励每个员工每周要花一天的时间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创意工作,而旗下更是有各种听上去匪夷所思又酷到不行的新奇项目。

为了更好的支持这些被Google称作“moonshot”(登月工程)的项目,大名鼎鼎的Google X成立了。

作为企业部门,Google X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意,它的存在并不是要解决谷歌本身的问题,而是为了培养下一家能够与谷歌比肩,改变全世界的公司。

/除了高管真的没人带的Google Glass/

作为当时最有排面的创意研究中心,Google X旗下坐拥三大“宝藏级”项目——可穿戴的Google Glass,全自动驾驶汽车Waymo,以及今天要提到的互联网气球Loon。

当然,后面的故事我们也很熟悉——Google Glass在几年前折戟沉沙,而Waymo倒是活了下来,不过如今百花齐放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厂商大举崛起的时候,自动驾驶的元老也没多少存在感了。

而三个项目中听上去最离奇的,当属用气球来传播互联网的Loon。而就在昨天,Loon也正式宣告失败了,成为了Google X最新的殉道者。

其实,Loon的创意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Wifi 5G对于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来说是标配。而那些落后的国家与地区还有数亿人从来没有体会过网络的便利。把光纤铺遍非洲,想收回成本是很难的,所以必须探索更经济的方式去推广互联网才行。

/Facebook的巨型无人机Aquila,如今也已经失败/

Loon的选择是使用搭载了计算机,太阳能充电的气球。而Facebook也有类似的实验,使用的是巨型无人机Aquila。你可能会好奇——科技巨头们为什么对普及互联网如此热衷,为了做慈善吗?其实不然,对于垄断了在线广告行业的两大巨头来说,没有几个网民可以避开和他们。多一个互联网用户,就多一分收益,哪怕是回报较低的非洲用户,慢慢培养也是可以的。

当然,Loon在它几年的寿命里也是留下过高光时刻的。比如美国曾经受到飓风灾害时,Loon的气球让当地瘫痪的网络在几小时内恢复正常,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国家也有过。可惜,创意虽然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在宣告Loon失败的公告里,项目负责人坦诚:“寻找商业可行性的道路,比我们预期的更长。”

不得不说,在劈柴哥上位CEO之前,谷歌的格局还是令人尊敬的。如今闷声发大财,偶尔因为和员工撕逼而上头条的Google,虽然是一家更成功的上市公司,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也许它的意义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西雅图IT圈原创

仅有不到7%的公众号, 还在坚持原创

如果喜欢, 请分享我们的文章

每天加点料

来看看上个世纪那些著名的傻白甜们

投稿,转载,商业合作,请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