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主题阅读教学(二)

今天,阅读《主题阅读的教与学》第二章第一节,中午晚上各读了一遍。读着读着,就有一种感觉,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说法上略有不同。

比如“主题阅读材料群怎么组织”的问题,徐老师给出了几种策略:以人文内涵组织;以作家作品组织;以文学体裁组织;以表达特点组织,以阅读策略组织。蒋军晶《教孩子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教》中,所讲的组文策略也有这几种!徐老师强调:“主题阅读比较强调文本间的关联性,各材料之间要形成向心力,能为儿童理解主题,提供一个整体的比较的思辨的视角。”而群文阅读组文要注意互文性。关联性也好,互文性也罢,说明选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关于主题阅读的话题设计,徐老师提到四个有:有主题,整体建构话题;有张力,引发多元思考;有细节,回到文本细处;有联系,关照儿童生活。徐老师还强调:“有价值的话题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价值的话题还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有价值的话题能够链结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当话题建立在文本与儿童纵横座标的结合部,靠近儿童的最近阅读发展区,经过阅读、体验、思索、讨论,孩子定会去取得豁然之感,收获阅读愉悦。”

徐老师还从一线教师的困惑入手,剖析了主题阅读的课堂上为什么不讲字词?为什么没有朗读?为什么学生不爱举手?课堂为什么经常那么“安静”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主题阅读”的课堂形态是阅读和安静,这和群文阅读的理念不谋而合。

要说最能打动我心的,还是徐老师对静下心来阅读,沉下心来思考的课堂的呼唤。说真的,新课程改革初期,由于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认识肤浅,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许多的公开课,都是热闹有余,安静不足,就连我也不例外!因为怕冷场,回答问题成了少数伶牙俐齿的学生表现的舞台,那些思维慢一点的,慢热型的孩子就成了课堂的陪衬。

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安静的课堂,有时听课,看到配乐写话环节,我就觉得是对学生的一种干扰,我想,真正要我手写我心的话,还是去掉花哨的修饰为好!缘何那么多老师在让学生写话环节,还要配上一段音乐,美其名曰创设情境,实则是怕课堂安静吧!

让学生读起来,让学生立于课堂的正中央,下学期,顺学而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