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主题阅读教学

——读徐世赟《主题阅读的教与学》(一)

今日开始阅读徐世赟著的《主题阅读的教与学》,对于徐世赟,印象中是兰州一所学校的老师,十年前曾看过他的课例,我不清楚此书作者,是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一位。

打开书,没有作者简介,于是看《总序》、《后记》,又看周益民《世赟老师的研究品质》,从中有对徐老师成长回顾,他是甘肃省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曾代表甘肃参加全国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现如今已是特级教师了。同为甘肃教育人,读他的书,内心除过敬意外还多了一些亲切!

第一章《什么是主题阅读》,从何谓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意义,主题阅读的教学取向三个板块揭开了“主题阅读”的面纱。

说真的,去年在读蒋军晶《让孩子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教》中,曾看到过蒋老师对“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的比较,在本书中,徐老师也阐述了这个问题。他俩的分析异曲同工,看来江路不同,大道相通。

何谓主题阅读呢?主题阅读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将两个以上的文本组合在一起,教师通过高质量的略读指导,与学生共同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阅读和开展活动。

犹记得,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的文本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对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不管是主题阅读还是群文阅读,二者都指向的是多文本阅读,都是对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对于初涉或者实践经验不足的我们,了解二者的区别有助于定位我们的教学取向。

且看徐老师的总结: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在文章的组合上略有区别。群文阅读的文章组合更多注重在阅读策略、表达特点上,主题阅读大多主要以人文主题来组合文本,例如友谊生命自然等。

群文阅读的议题比较集中,聚焦一个议题展开教学。主题阅读的主题在一组文本的教学中,可以聚焦一个或两个话题来探讨,例如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既关注人文内涵的体悟,也关注表达特点的异同。

群文阅读教学,多篇文本并重,更多采用比较的阅读策略。主题阅读教学,各材料的组合关系除并列式、对比式之外,也有主次式,即一篇为主,其余几篇起解释、补充等作用。

不管是群文阅读,还是主题阅读,都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亦步亦趋也好,先做起来再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