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課例,學設計,悟教學(五)

——續讀《聽王崧舟老師評課》之第五輯

白天忙家務,晚上倒逼自己讀書,是這段時間的常態!我很欣慰,《聽王崧舟老師評課》這本書的閱讀即將進入尾聲,意味着21天裏,我至少能讀兩本專業書!

今晚看的課例是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楊明明老師《燕子過海》和杭州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閆學老師《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課堂實錄。

這些課例,真的是精品中的“精品”,老師的教學設計匠心獨運,人課合一;課堂中師生文本多元對話形成巨大的場域智慧,課堂預設與生成完美統一,好老師成就好學生,好學生成全好課堂!這些精彩課例的創造者以及他們智慧的結晶,因爲王崧舟老師的點評而更加的璀璨,耀眼!

好的教學備課就是做課程!閆學老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目標立足於以魯迅文化爲核心的課程觀,在深入研讀文章的基礎上,着力打開學生的視野,通過相關文本的穿插和引入,構建開放的有內在緊密關聯性的課程視野,展現一個相對立體的真實的魯迅,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一顆偉大心靈的跳動。老師在備課時參照了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蕭紅《回憶魯迅先生》,林賢治《人間魯迅》,臧克家《有的人》,周海嬰、魯迅本人的相關作品,如《“碰壁”之後》、《“碰壁”之餘》等。因爲老師的課程觀,教學中通過四個板塊——”不能不說魯迅”,“向魯迅走去”“人們眼中的魯迅”,“魯迅留下的……”帶領學生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人格與精神,按王崧舟老師的話說:“閆老師是在用魯迅的精神教'魯迅'啊!”

好的教學,功夫一定在課外!本書課例的執教者,個個學養深厚,教藝精湛,對“文眼”“課脈”把握之準,把教材讀厚,又把教材讀薄,每一個細節都堪稱經典!

背後的努力決定一個人可以走多遠!當下,好好學,用心悟,每天進步一點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